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谏太宗十思疏》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虽董之以严刑A.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B.震之以威怒C.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D.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必固其根本根本:树根B.人君当神器之重当:主持,掌管C.凡百元首,承天景命景:大D.虽董之以严刑董:懂得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知足”“知止”两条是戒骄躁,劝皇帝要恪守本分,勤于政事,不要劳民伤财B.作为一名君主,奖赏和刑罚都不能从个人的喜好和怨怒出发C.“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即“用人”“纳谏”策略D.治理天下要任人唯贤,放手让百官自己去处理职责内的事务,不必干涉。二、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谏太宗十思疏魏徵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4.下列对文章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B.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C.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D.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疏”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如贾谊的《论积贮疏》、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它是科举考试中用于回答命题者的问题并表述意见的一种文体。B.三驱,据说古代圣贤之君在打猎布网时只拦住三面而有意网开一面,从而体现圣人的“好生之仁”。另一种解释为田猎活动以一年三次为度。C.九德:指九种美好品德,出自《尚书》,即“宽而栗(庄严),柔而立(能立事),愿而恭,乱(治理的才能)而敬,扰(和顺)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充实),强而义。”D.百司:指王公以下百官的总称。如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文中所用的句子“又宰相者,所以临察百司,考其殿最”,其意思与本文同义。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并没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内容,而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先从反面设喻引出议题“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再从正面论述,这样就加重了强调的意味。B.第二段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怨不在大,可畏惟士: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将君和民的关系比作舟与水的关系,发人深省。C.第三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十思”的内容是正己安人。“十思”就是十条劝诫。文章最后从正面论述做到“十思”的好处,描绘出“垂拱而治”的政治理想。D.本文从头至尾,多用骈文偶,或相对为文,或排比论述,辞工文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