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历史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解析版).docx本文件免费下载 【共15页】

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解析版)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一、单选题1.战国各国实行的授田制,实际上是一次大规模地对国有土地再分配的运动,土地一经授予,可以子孙传袭,以为世业。到战国末,国家对土地只有行政管理权,农民上交国家的产品只具有赋税性质而不再具有地租性质。这说明授田制()A.允许土地使用权自由转移B.助推了租税开始分离C.租税同源租高税低的特点D.重租赋而轻役的特征【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土地一经授予,可以子孙传袭,以为世业。到战国末,国家对土地只有行政管理权,农民上交国家的产品只具有赋税性质而不再具有地租性质”可知,授田制的推行,加速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助推了租税开始分离,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土地使用权的转移,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租高税低等内容,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国家重租赋而轻役,排除D项。故选B项。2.据汉代文献记载,“官收百一之税,民收太半之赋,官家之惠,优于三代,豪强之暴,酷于亡秦。是上惠不通,威福分于豪强也”。由此可知,汉代()A.土地兼并得到遏制B.民众负担依然较重C.地方豪强干预司法D.税制改革有名无实【答案】B【详解】材料反映了汉代农民遭受官府和豪强的双重剥削,这表明汉代农民负担的沉重,B项正确;汉代豪强地主是建立在土地兼并基础之上的,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体现出地方豪强干预司法和税制改革,排除C、D两项。故选B项。3.两税法推行后,有人评论:“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陆贽(翰苑集)卷22中书奏议·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该评论主要想表达()A.分夏秋两次征税从而简化了税收名目B.扩大收税对象以增加财政收入C.收税标准以人丁为主有利于农民人身自由D.制度缺陷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陆贽认为,两税法选取各州科率钱谷数最多一年的额数,作为两税定额,加重了人民的负担,D项正确;材料中看不出简化了税收名目,排除A项;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材料中看不出扩大收税对象,排除B项;材料中看不出收税标准以人丁为主,排除C项。故选D项。4.明太祖朱元璋派国子监监生武淳到各地丈田绘制鱼鳞图。鱼鳞图以“随粮定区”为原则,载明田亩方圆、四周界至、土地肥瘠和户主姓名等内容。编制鱼鳞图册旨在()A.抑制土地兼并B.进行赋役征发C.实行社会救济D.维护社会治安【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中明太祖命国子监监生丈量土地而编制鱼鳞图册的史实,其根本目的是进行征收赋役,有助于政府进行征税,B项正确;这一措施无法抑制土地兼并,排除A项;这一措施的目的是征税,而不是进行社会救济,排除C项;登记户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征税,而不是为了维护社会治安,排除D项。故选B项。5.2018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最新一轮修正案发布。如图所示为本次个人所得税改革后的纳税情况。由此可知,此次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A.杜绝了偷税漏税行为B.实现了社会的共同富裕C.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D.旨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答案】C【详解】从数据可得出,减税的比例不断增长,根据所学,大规模减税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C项正确;AB项太绝对,排除AB项;增加收入不是主旨,减税不利于增加收入,排除D项。故选C项。6.个人所得税是以纳税人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收对象的税种。下列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洋政府制定了所得税条例,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B.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C.1936年国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随之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D.1978年《中华人民个人所得税法》颁布,个...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的小图库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