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第一单元政治体制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一、选择题1.武昌起义后,立宪派掌握了多数省的政权,促使湖北军政府参加南北和谈,推进了国内统一;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立宪派向革命派进攻,迫使革命党人接受和谈条件,推选袁世凯建立北京政府,中国实现暂时的稳定与统一。由此可知立宪派()A.由资产阶级维新派转化而来B.意在建立民主以实现君主立宪C.推动了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D.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答案】D“”【解析】材料主要强调了立宪派推进了国内统一的作用,并未阐明立宪派的来源,A项错误;材料只是强调立宪派推动国家统一,而非阐述立宪派的政治要求,B项错误;材料中立宪派并非革命派,特别是迫使革命党接受袁世凯主张非但没有推动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反而使革命逐渐走向失败,C项错误;材料强调立宪派推动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客观上推动了清朝的灭亡,有利于民主思想和制度的传播,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D项正确。2.有学者在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研究中指出:“所谓分权制衡是双向互动的。揆诸参议员之本意,大概是想操政治上之主动,制人而不受制于人。殊不知这种做法却因与其鼓吹的分权制衡理论不相吻合,不但不能收限制行政首脑之效,反而授人以柄,”引起反对派的激烈反对。作者旨在强调()A.该法在政体设计上存在缺陷B.革命派内部存在着分歧C.行政权有效的制约了立法权D.政体的选择是因人立法【答案】A“【解析】从材料这种做法却因与其鼓吹的分权制衡理论不相吻合,不但不能收限制行政首脑之效,反而授人以柄,”引起反对派的激烈反对,可知作者主要强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政体设计上不合理,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设计上的不合理,没有体现革命派内部存在分歧,排除B项;“从材料不”但不能收限制行政首脑之效,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要限制行政权,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3.1941年,在国民政府第二届二次国民参政会上,张澜、罗隆基等人代表民盟,要求国民党结束训政,实施宪政。遭到拒绝后,民盟领导人没有再出席会议,以示抗议。这表明民盟()A.主张联合共产党制约国民党B.反对国民党对抗战的领导C.努力进行民主政治监督实践D.没有认清社会的主要矛盾【答案】C“【解析】从材料1941”“”“”年国民政府第一届二次国民参政会民盟,要求国民党结束训政,实施宪政中可以看出,当时民盟致力于民主政治建设,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联合共产党制约国民党反对国民”“”党对抗战的领导没有认清社会的主要矛盾,排除ABD项。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地位》中指出:不能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讲成是左倾路线的产物,”“”它主要地是客观形势发展趋势产生的需要。这里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指()A.根据地的广泛建立B.日本侵占东北三省C.抗日救亡运动高涨D.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它主要地是客观形势发展趋势产生的需要联系1931年前农村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的史实,可知建立统一的中央政权很有必要,故A选项符合题意;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中共政权,斗争对象是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排除B项;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中央苏区成立,当时抗日救亡运动刚刚兴起,排除C项;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甘肃会宁,长征结束,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5“”“”.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后来,中国共产“”“”党又提出将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中共作出上述改动的主要依据是()A.全民族抗战逐渐形成B.中华民国政府组织涣散C.中国主要矛盾的变化D.为顺应广大人民的呼声【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瓦窑堡会议是在1935年12月召开,而此时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团结抗战,因此中共做出这些改动,故C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