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班级姓名学号分数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A卷·知识通关练)核心知识1、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1.(2022·江西抚州·高二期末)西周时期,“孝”走出了家族伦理的范围,由子女对父母的义务,扩大为诸侯对天子的义务,家庭中的父子关系又延伸为政治上的君臣关系。这反映出当时()A.伦理和政治实现了结合B.宗法制度成为分封制度的基础C.奴隶制贵族政治的形成D.家国一体的政治局面开始形成【答案】A【详解】西周时期,“孝”从子女对父母的义务扩大为诸侯对天子的义务,君臣关系等同于父子关系,反映出当时伦理和政治实现了结合,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宗法制度是分封制度的基础,排除B项;奴隶制贵族政治在西周之前已形成,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并非家国一体的政治局面,排除D项。故选A项。2.(2022·北京西城·高二期末)武王克商后告诫殷贵族,商汤“克辟上帝,保生商民”,纣王却“弃成汤之典”,于是他“承天命”“革商国”,取而代之。这反映了西周统治者A.实行分封制度B.提倡“敬天保民”C.重视血缘关系D.主张实行“仁政”【答案】B【详解】由材料可知,周武王认为商代国君汤因为“克辟上帝,保生商民”所以拥有天下,而纣王却“弃成汤之典”,不再保生商民,违背了上天意志,所以周是“顺承天命”而代替商的,体现了西周统治者的“敬天保民”思想,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内容体现了西周统治者“敬天保民”的观念,没有体现重视血缘关系,排除C项;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主张实行“仁政”,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3.(2022·辽宁丹东·高二期末)商鞅提出,“法不察民之情而立之,则不成;治宜于时而行之,则不干。故圣王之治,慎法、察务。”据此可知,商鞅主张()A.立法和治理要合乎时宜B.要通过法律实行善治C.直接用法律来治理国家D.向社会大众普及法律【答案】A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详解】依据材料“法不察民之情而立之,则不成;治宜于时而行之,则不干”,可以看出商鞅主张立法和治理要合乎时宜,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的善治,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法律应该根据民众的情况设立,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向社会大众普及法律,排除D项。故选A项。4.(2022·黑龙江·宾县第二中学高二期末)战国时期,各种盗案频发。《睡虎地秦墓竹简》所存192条法律法规中有47条涉及盗窃,《盗律》为商鞅变法所颁六律之首,秦国还在市场设“求盗”等官员专门捉贼。这反映出当时秦国A.法条律令的繁杂B.法律保护私有财产C.价值观念的混乱D.百姓生活极端困苦【答案】B【详解】战国时期盗案频发,秦国政府对此十分重视,以法律及行政手段保护私有财产,故B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法条律令的具体内容,无法得出A项结论;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法家思想控制下的秦国民风质朴;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核心知识2、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1.(2022·河南南阳·高二期末)秦朝在郡、县之下设乡,乡里设置有秩、三老和游徼等基层官吏。“有秩”是一个乡的总负责人,三老管教化,游徼管司法治安。其中,三老最为重要,它由一乡之中德高望重的老者担任,通过教化,教导人民遵守法律,安分守己。这表明秦朝()A.重视教化地方百姓B.实行外法内儒政策C.地方机构分权制衡D.基层官吏奉公守法【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三老最为重要,它由一乡之中德高望重的老者担任,通过教化,教导人民遵守法律,安分守己”可知,秦朝重视百姓的教化,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外法内儒,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秦朝重视百姓的教化,不是地方机构分权制衡,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2.(2022·云南丽江·高二期末)依汉律,夫死未葬即改嫁者,罪当“弃市”。时有一女,夫死未葬而遵父母之命改嫁,董仲舒援引《春秋》“听从为顺”的原则,裁定该女“不与坐罪”,这成为“春秋决狱”的典例之一。该案例表明A.法律开始具有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