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新教材)高一第一次月考卷地理(A)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家庭结构与功能不断发生改变,家庭规模缩小导致家庭功能弱化,使得家庭发展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中国家庭发展能力包括家庭经济发展能力、家庭人口再生产能力、家庭生活发展能力三个主要指标,三者差异越大,则协调度越低。下图示意1978~2016年中国家庭发展能力的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中国家庭发展能力协调度最高的年份是A.1978年B.2000年C.2008年D.2016年2.中国家庭人口再生产能力指数变化趋势带来的影响是A.新出生人口数增多B.家庭赡养压力减小C.代际更替可能失衡D.初婚初育年龄推迟.3.提高中国家庭发展能力协调度的最主要措施是A.放宽人口生育政策B.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C.提高社会养老服务水平D.改善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答案】1.B2.C3.A【解析】1.本题考查中国家庭发展能力协调度及判图能力。读图可知,2000年家庭经济发展能力、家庭人口再生产能力和家庭生活发展能力指数大致相等,中国家庭发展能力协调度最高。故B选项正确。2.本题考查中国家庭人口再生产能力指数变化趋势带来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1978~2016年中国家庭人口再生产能力指数大致呈下降趋势,新出生人口数不可能一直增多;家庭青壮年人口数量减少,老年人口平均寿命延长,家庭赡养压力增大;初婚初育年龄推迟是造成中国家庭人口再生产能力指数变化的原因之一,不属于影响;家庭人口再生产能力指数下降,人口出生率降低,代际更替可能失衡。故C选项正确。3.本题考查提高中国家庭发展协调度,读图可知,制约中国家庭发展能力协调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家庭人口再生产能力指数低,因此提高中国家庭发展能力协调度的关键是提高中国家庭人口再生产能力。放宽人口生育政策有利于提高人口出生率,可有效提高中国家庭人口再生产能力。故A选项正确。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某行政村不同年份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其中X、Y、Z分别表示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三个年龄组。甲、乙、丙分别为该村落1980年、2000年、2017年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4.与甲相比,该行政村乙年龄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出生率上升B.死亡率下降C.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D.社会经济的发展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5.导致该行政村年龄结构由乙向丙演变的主导因素是A.经济因素B.气候因素C.社会变革D.交通和通信6.2016年该行政村的小学被撤并,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该村落生育率低,学生少B.学生辍学严重C.全部进城求学D.师资短缺严重【答案】4.C5.A6.A【解析】4.从材料中和图中得出,甲、乙分别为该村落1980年、2000年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前后人口对比,0~14岁出生人口明显减少,说明出生率明显下降,造成出生率下降主要原因是当时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C对。出生率是由下降的,A错;死亡率下降从材料和图无法得出,B错;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是其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D错。故本题选择C。5.从材料中和图中得出,乙、丙分别为该村落2000年、2017年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前后人口对比,得出15~59岁青壮年人口大量减少,其他年龄结构的人也有相应减少。推断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