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答题模板(一)地理过程演化类试题该类试题一般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图文材料为载体,需根据材料背景和地理原理分析得出主要地理过程。常见考查方向:①从有限时段内,发现地理事物变化规律;②推测该时段之前的状况,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地理行为进行预测。常见设问形式:“说明……的主要过程”“说明/推测……的形成过程/变化情况”“阐释/简述……的演化过程”等。分析步骤:第一步:确定区域位置提取材料、图形中的关键信息,如经纬网数据、图形轮廓、图中相对位置信息、数据、文字信息等,进行区域定位。第二步:调用相关原理要求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充分理解和掌握,在作答题目时,根据试题信息确定题目考查知识,调动相关学科知识。第三步:按照时间维度/因果链,用地理语言叙述其过程①时间性:答题过程要遵循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演变的先后顺序;②因果链:答题过程要注意由因索果,保证逻辑性。③完整性:过程演化类试题一般按点给分,因此需要把地理过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因果关系用地理语言完整地表达出来,不遗漏。④精细化:答题过程需精细化,切忌一个过程一句话概括,也不能长篇大论写成小作文形式。例题1:2024《高考地理非选择题》P21T3〈腾远高考原创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海岸的变迁受众多因素影响,其中所有的影响因子都与气候的变化有密切关系,通过海平面变化及气候的演变规律可以深刻研究海陆变迁、地壳运动等。下图为我国东部近2万年以来的海平面变化曲线图。(1)推测甲时段全球气温的变化,并说明理由。(6分)(2)据图说明乙时段海平面变化特征,并推测当地海岸线的变化特征。(8分)(3)说明近现代各类堆积物数量明显减少的原因。(8分)【参考答案】(1)气温变化:温度先平缓下降后迅速上升。(2分)理由:①温度降低,海水冻结,海岸线向海洋方向退缩,海平面下降;(2分)②温度升高,海冰融化,海岸线向陆地方向推移,海平面上升。(2分)(2)海平面:①趋于稳定,基本与现在海平面高度持平;(1分)②但仍有小幅波动。(1分)海岸线:①海水侵蚀达到高峰期时,海水深入,岸线向陆地方向移动;(2分)②海水间歇性后退,岸线持续向海洋推移;(2分)③距今2000年左右,海退变缓,海岸线逐渐相对稳定。(2分)(3)①人类对海岸的改造;(2分)②护岸工程导致环境变化;(2分)③对贝类的过度捕捞;(2分)④修建护坡堤坝,拦蓄泥沙。(2分)【解析】(1)第一步:设问剖析本题需结合图示信息中距今1.8万—1.4万年海岸线的变化特征,并结合所学外力作用与全球气候变化知识来推测气温的变化。第二步:信息提取第三步:整合信息距今1.5万—1.4万年海面迅速上升距今1.8万—1.5万年海面平缓下降(2)本题首先需要据图说明乙时段海平面变化特征——趋于稳定,但仍有小幅摆动;然后抓住海平面在乙时段“波动”和“稳定”两个特征去推测海岸线可能发生的变化。海平面小幅“波图示信息海岸线变化由“果”溯“因”距今1.8万—1.5万年海平面平缓下降距今1.5万—1.4万年海平面迅速上升海岸线向海洋方向退缩海岸线向陆地方向推移海水结冰,运动受限气温平缓下降海冰消融,陆地延伸气温迅速上升动”可能使海水入侵平原或间歇后退,海岸线向陆地方向移动或向海洋推移;距今2000年左右海平面维持“稳定”,使岸线也趋于稳定,并持续至近现代。(3)海洋生物与堆积物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从人文因素(人类活动)方面分析。近千年来,人类活动越来越频繁,对海岸地貌的改造、护岸工程的建设破坏了原海洋生物栖息环境;再加上过度捕捞,使得海洋生物减少,贝壳、牡蛎等堆积物减少;河流蓄水工程的建设,导致河流泥沙淤积,无法排入海洋,造成泥沙、淤泥数量减少。填图绘图类试题考查方式:该类试题往往以地理事象的地理背景为切入点,要求对试题材料中提供的相关素材(包括表格统计数据、自然地理过程、自然地理现象的主要表现等)进行简易的绘图展示,以此来反映考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是新高考中对地理实践力这一学科核心素养的典型考查方式。常见设问形式:“试绘制……的图示”“在图中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