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广东卷】生物·全解全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题,其中1~12小题,每题2分:1~12小题,每题4分,共4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幽门螺杆菌(Hp)可引发胃炎、慢性咽炎和口腔溃疡等消化性疾病,临床上可通过13C尿素呼气试验来检测Hp感染情况。受试者口服13C标记的尿素胶囊后,尿素可被Hp产生的脲酶催化分解为NH3和13CO2,定时收集受试者吹出气体并测定其中是否含有13CO2可检测Hp感染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感染者呼出的13CO2是由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B.Hp的遗传物质是DNA,彻底水解可得到4种小分子物质C.脲酶在催化尿素分解后,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脲酶是一种分泌蛋白,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答案】C【分析】幽门螺旋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和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遗传物质为DNA。【详解】A、根据题干可知,幽门螺旋杆菌能产生脲酶,可将受试者口服的13C标记的尿素分解为NH3和13CO2,因此感染者呼出的13CO2不是由人体细胞呼吸产生,A错误;B、幽门螺旋杆菌为细胞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彻底水解可得到6种小分子物质,分别是4种含氮碱基、种脱氧核糖和磷酸,B错误;C、酶反应前后性质和数量不变,脲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因此脲酶在催化尿素分解后,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C正确;D、幽门螺旋杆菌为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D错误。故选C。2、生物膜上存在着一些能携带离子通过膜的载体分子。某种载体分子对X离子有专一的结合部位,能选择性地携带X离子通过膜,转运机制如下图所示。已知X离子可参与构成线粒体内的丙酮酸氧化酶,载体IC的活化需要ATP。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A.磷酸激酶能促进ATP的分解,磷酸酯酶催化活化的载体释放磷酸基团B.X离子进入线粒体基质发挥作用至少需要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C.ATP脱离下来的末端磷酸基团挟能量与IC结合后会使IC发生空间结构的改变D.图中只有线粒体才能为载体IC的活化提供ATP【答案】D【分析】分析题图:图中展示磷酸激酶催化ATP分解为ADP时,能将1个磷酸基团转移到细胞膜上的某载体上,使载体活化,活化载体能在细胞膜的一侧与离子结合。在磷酸酯酶的作用下,活化载体释放磷酸基团,成为未活化载体,同时在细胞膜的另一侧释放所结合的离子。【详解】A、磷酸激酶催化ATP分解为ADP时,ATP脱离下来的末端磷酸基团挟能量与IC(未活化载体)结合使之变成AC(活化载体),在磷酸酯酶的作用下,CIC分子发生去磷酸化过程中,成为未活化载体(IC),A正确;B、X离子进入线粒体基质发挥作用至少需要穿过3层生物膜(1层细胞膜+2层线粒体膜),6层磷脂分子层,B正确;C、磷酸激酶催化ATP分解为ADP时,ATP脱离下来的末端磷酸基团挟能量与IC(未活化载体)结合使之变成AC(活化载体),IC发生空间结构的改变,C正确;D、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都可以为载体IC的活化提供ATP,D错误。故选D。3、红藻氨酸(KA)是离子型谷氨酸受体的激动剂,是一种具有强烈的兴奋作用和致癫痫作用的兴奋性毒素。研究发现,高浓度KA会促进小胶质细胞的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个体的未凋亡细胞和凋亡细胞中的核酸相同,但蛋白质存在差异B.病毒感染的细胞被免疫系统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C.细胞凋亡的本质是细胞坏死,不利于维持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D.小胶质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不受环境因素影响【答案】B【分析】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