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复习任务群二古代诗歌阅读复习任务一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45分钟43分)题组一对点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早兴白居易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判断下列对这首诗赏析的正误,在括号中打“√”或打“×”。A.首联诗人从视听角度写了晨光初照,屋室通明,早衙鼓咚咚地敲起。以“晨光”与“开门鼓”交代时间之早。()B.尾联照应诗题。近来乡梦撩人愁思,于是作者借酒浇愁,不料饮酒过量,一夜昏睡暂时忘记了乡愁。本句用衬托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C.诗歌前四句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和拟人的修辞,描绘了春天清晨繁华热闹、充满生机的画面。()D.诗歌的后半部分表现了诗人在这样的春天气息越来越浓郁的环境下,产生的轻松愉快之感。()E.全篇无论是写自然景物还是写自己的生活与心态,都笔致轻灵素淡,充满着情趣。节奏流畅、欢快,字里行间融注着诗人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答案A.√B.×尾联应是写夜间因为没有乡梦撩人愁思,睡醒后心境空明。全诗并无思乡之情,表达的是对春天的喜爱。C.×描绘出了春天清晨的生机盎然,并没有“繁华热闹”的场景。D.√E.√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小寒食舟中作①杜甫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②萧条戴鹖冠③。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注]①此诗为诗人暮年漂泊潭州时所作。②隐几:席地而坐,靠着小桌几。③鹖(hé)冠:传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判断下列对这首诗赏析的正误,在括号中打“√”或打“×”。A.诗题交代写作时间与地点。“舟中”一语双关,真实反映了杜甫晚年的漂泊处境,同时隐喻天下百姓像自己一样流离失所。()B.首联中的“强饮”写出了诗人在过小寒食节时豪饮的情态,“戴鹖冠”则暗示了诗人过着怡然自得的归隐生活。()C.“天上坐”“雾中看”写诗人舟中所见所感,非常切合年迈舟居观景的实际,也让我们感觉到作者复杂的心绪,笔触细腻含蓄。()D.颔联传神地写出舟中所见所感。诗人因年迈多病、老眼昏花而产生了“天上坐”“雾中看”的错觉,给人感觉十分真切。()E.颈联写景,由远及近,层次分明;运用叠词,韵律优美,且语含比兴,向尾联作了十分自然的过渡。()F.尾联总束全诗,深化主题。面对眼前春江之上青山白云的自然景色,诗人遥想万里外的长安,表现了他忠君忧国的执着。()答案A.ד舟中作”为实写,并无隐喻,也无“一语双关”。B.ד强饮”是说多病之身不耐酒力,并非“豪饮的情态”,也透露着漂泊中勉强过节的心情;“鹖冠”点出作者失去官职不为朝廷所用的身份,穷愁潦倒,身不在官场而依然忧心时势,思念朝廷,而不是“暗示了诗人过着怡然自得的归隐生活”。C.√D.×产生了“天上坐”错觉的原因并非“年迈多病、老眼昏花”,而是由于天空倒映在水中。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E.×颈联写景,应为由近及远。F.√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吴中书事杨乘①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名归范蠡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香径②自生兰叶小,响廊③深映月华空。尊前多暇但怀古,尽日愁吟谁与同。[注]①杨乘:唐朝诗人。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宣宗大中元年登进士第,官终殿中侍御史。②香径:苏州香山旁小溪,传说吴王种香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③响廊:用于跳舞的木板长廊。相传是吴王夫差为西施而造。判断下列对这首诗赏析的正误,在括号中打“√”或打“×”。A.首联以“十万人家”写出当年吴中的繁华,以“管弦台榭”代指当年吴国歌舞升平的景象。()B.颔联“名归范蠡五湖上”指的是范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