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2022·岳高三模阳拟)在黄河流域,西安半坡、宝鸡北首岭、华县泉护村等遗址中,都发现了粟的皮壳。在半坡遗址中还发现了白菜和芥菜的籽种。在长江中下游,青莲岗、屈家岭、良渚等地的氏族部落已普遍栽种水稻。据此可知()A.长江中下游是我国原始社会主要粮食产区B.我国在原始社会时期已普遍开始种植水稻C.我国原始农业发展呈现出种植区域化特征D.我国是最早具备完整农业生产能力的国家2.(2023·坊模潍拟)据考古发现,中国一些古人类遗址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他们的陪葬品都是农具;而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男性的陪葬品依然是石锄、石镰等农具,女性的陪葬品则多为陶制的纺轮。这种变化说明()A.生产发展影响劳动分工B.阶级分化日益明显C.文明之初性别分工形成D.集体劳作正在瓦解3.(2023·丹市一模东)饕餮纹最早出现在良渚、龙山等文化的玉器、陶器上,也称兽面纹,融合虫、鱼、鸟、兽等多种动物元素,有“驱鬼辟邪”之义。青铜器上的兽面则出现在夏代,商代和西周早期纹饰神态愈加生动,形状复杂多变,应用更普遍。饕餮纹的流变说明()A.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基本奠定B.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起源C.中华文明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D.中华文明根源于游牧经济4.(2022·大一模连)据《周易·系辞下》记载,神农氏之前存在包牺氏。包牺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通‘畋’)以渔”。后来,由于民人众而禽兽少,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这体现了()A.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B.社会分工日益专业化C.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D.人类生产方式的变化5.(2023·日照一模)西周文献中,禹的事迹十分简单,主要是治水与疆理土地,和稷同为“农稼之祖”。东周时期,禹成为平治洪水的远古圣王;同时以儒、墨为代表的诸子称颂禹“既是一位远古圣王,还是一位远古圣臣”。这说明()A.诸子学术建设促成禹的完美形象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B.典型人物塑造镌刻着时代的印记C.重建大一统成为诸子的学术取向D.经济模式的变化影响价值观建构6.(2023·沂一模临)《诗经·大雅·生民》记述了周人先祖后稷诞生的传奇故事及创建农业的事迹,歌颂了后稷功德,后稷形象实为一位神化了的英雄。这反映了西周()A.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B.“重农抑商”的思想和实践C.敬天保民的人文精神D.慎终追远崇德尚贤的思想7.《国史大纲》中提到:自禹、启以来,中国古史上已有中央共主传世相承千年之久。虽王朝有夏商之别,政治演进则仍是一脉相承。这表明当时()A.中央集权制度源远流长B.夏商周帝王系一脉相承C.分封制成熟于夏商时期D.早期国家发展呈连续性8.商代甲骨文中有“大雨”“小雨”“雨小”“雨少”“少雨”“多雨”“疾雨”“雨疾”“雨不疾”等相关词语,还有如“其自东来雨,其自南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北来雨”等短句。这反映出当时()A.自然灾害频繁发生B.农业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C.注重科技的实用性D.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9.在殷墟出土的蚌壳、贝和鲟鱼甲,都是海洋里的物产;铜矿石、玉料、金子和绿松石等也不是郑州和安阳本地的物产;冶铸青铜器所需要的锡,产于华南。这反映了当时()A.中原文化的传播B.长途贩运的发达C.区域经济的联系D.铸铁技术的发展10.(2023·坊一模潍)西周周懿王死后,懿王的叔父登上王位,是为周孝王。孝王死后,懿王的太子燮才在诸侯的拥立下即位,成为周夷王。《礼记》载:“觐礼,天子不下堂而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天子之失礼也,由夷王而下。”“夷王下堂”反映出()A.周礼进一步完备B.原始民主传统影响尚存C.周王室地位下降D.西周宗法制度日趋巩固11.《尚书·牧誓》记载,当年武王伐纣,在发起总攻前以“西土之人”统帅的身份,“左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