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真题对练1高考第24题对对练年份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全国卷Ⅲ命题规律2019年商周时期的王位传承秦国的水利工程西周宗法制高考第24题命题范围主要分布在先秦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基本上是交替进行。试题一般难度较大,难在对先秦历史概念的理解和历史认识上,试题的命题材料学生了解较少,缺乏对先秦重要命题知识点的深化拓展。2018年《墨子》的科学成就早期政治制度:历史的兴衰春秋战国铁器的使用2017年分封制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活动先秦时期汉字的演变[高考真题对练]1.[2019·全国卷Ⅰ,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从商朝到西周王位继承兄弟相传这一王位世袭方式占据一定比例,这说明王位世袭除了传统的传子之外,方式进一步增多,故答案为B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A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君主寿命的长短,并且它与王位世袭方式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西周实行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2.[2019·全国卷Ⅱ,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答案:D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解析:本题考查秦国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建立的影响,旨在考查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试题以战国时期水利工程兴修为背景材料,考查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素养旨在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能够建造大型水利工程,主要是因为经过商鞅变法,强化了中央集权,国家可以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型工程建设,即国家组织能力强大,故选D项。战国后期,公田制度逐渐瓦解,故A项与史实不符;B项中的“普及”表述不当,排除;交通运输网络通畅有利于大型工程建设,但并非支撑大型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故C项错误。3.[2019·全国卷Ⅲ,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答案:A解析: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制度,材料“教民亲爱,莫善于孝”突出的是血缘关系,二者相符,A项正确。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推举首领的制度,与材料无关,B项排除。郡县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并不强调血缘关系,C项排除。察举制是汉代的选官制度,与材料无关,D项排除。4.[2018·全国卷Ⅰ,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答案:C解析:《墨子》中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的记载或论述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C项正确。5.[2018·全国卷Ⅱ,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答案:A解析:材料中,商汤将意在将鸟兽赶尽杀绝的罗网“去其三面”,即放鸟兽一条生路,体现了他的仁德之心,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得以灭夏建商。再根据设问“意在说明”,联想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目的“究天人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