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高频考点1古代中国“家国一体”权力政治的完善与强化[考提示备]1.考什么:古代宗法制和分封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古代选官制度。2.怎么考:注重考查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影响,古代中央和地方机构演变脉络以及古代选官制度标准的变化。3.还会怎么考:关注宗法制对当今“家国情怀”的作用;关注古代地方制度的管理措施以及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安徽毛坦厂中学高三3月联考]西周时,福建首见于中原文献的记载。《周礼·夏官》载:“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这说明()A.福建地区成为周初重要的分封国B.周朝的统治和地理认知范围扩大C.中央政府严格控制地方财政物资D.周期统治夷夏之防色彩特别浓重答案:B解析:“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从客观上反映了地域的广大,故选B项。2.[2019·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春秋时期,诸侯贬斥狄戎为豺狼禽兽的记载不绝于书;战国时期,时人认为夷夏之间并无高下优劣之分,“居楚则楚,居夏则夏,积靡使然也”。对夷狄态度的变化反映出()A.诸侯争霸、王室衰微B.一脉相承的文化风尚C.各地区往来日益频繁D.官僚政治是大势所趋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从春秋到战国时期对夷狄由贬低到认可,反映了战国时期,随着争霸战争的进行,促进了各地的交往,对原来的边疆等地区的认识越来越客观,故选C项;材料中反映的是对少数民族的态度,不是王室衰微,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涉及文化风尚的发展和继承,排除B项;官僚政治指的是按照地区而不再是按照血缘等进行,与对少数民族的态度无关,排除D项。3.[2019·四川南充一模]有学者认为“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家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材料表明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变化的主要趋势()A.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B.民族认同感的增强C.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D.中原文化已经统一答案:A解析:据材料“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家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得出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变化的主要趋势是从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排除B项;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是统一的意义而不是内涵,排除C项;中原文化已经统一太过绝对,排除D项。4.[2019·河南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考试]周人与商争夺天下的过程中,除了战略上的布局,还重新创立了一套占卜系统,即周易。文王按照岐山的地理位置重新排定了八卦的方位,周公做了爻辞,而无须再通过商人的卜骨来安排自己的命运。这说明()A.周人对思想的控制更加严密B.周人重视夺取意识形态领导权C.周易比龟甲占卜更有助统治D.周人依靠科学决策夺得了天下答案:B解析:从“无须再通过商人的卜骨来安排自己的命运”可以看出周人掌握了主动权,故选B项;题中只是“安排自己的命运”并没有强调对思想的控制,排除A项;材料只是提到不用再使用商人的卜骨来安排自己的命运,更侧重对占卜的领导权的掌控,排除C项;占卜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迷信思想,排除D项。5.[2019·安徽“皖南八校”第一次联考]唐玄宗时规定,“京官不曾任州县官者不得拟为台省(中央)官”;宋代有一条规定:“举非州县之职,则毋以台谏选焉”。由此可知,当时的高官选拔()A.强调对中央政令的服从B.注重出身和门第C.以官员的德和才为标准D.注重基层实践经验答案:D解析:题干没有提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