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专题02地球上的大气课标要求考试内容能力要求感知理解运用1.5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的特点√大气成分和垂直分层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1.6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热力环流原理√运用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相关现象√知识点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考点1大气的组成考点2大气的垂直分层知识点二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考点1大气的受热过程考点2热力环流考点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体系构建】知识点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体系构建】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3考点1.大气的组成1.大气的组成干结空气、少量的水汽和固体杂质。2.大气的三种成分及其主要作用组成作用干洁空气氮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氧气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温室效应的重要气体臭氧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水汽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3.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改变及影响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产生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造成不利影响。(1)表现:在过去80万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相对平稳。然而,从1740年到2011年,短短不到300年的时间里,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了超过40%。(2)产生影响:二氧化碳增多,使气温升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4(3)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会释放二氧化碳;毁林导致森林面积缩小,会减少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考点2.大气的垂直分层1.划分依据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可将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2.垂直分层垂直分层气温变化运动形式与人类关系对流层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且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约下降0.6℃对流运动显著厚度随纬度升高而降低,平均厚度2千米,多天气现象平流层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平流运动为主下层的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高,且天气现象少见,适合航空飞行。高层大气随高度增加先下降后上升/又称电离层,完成远距离无线电通信,流星体大多在此燃尽,极光也出现在该层,无明显上界。知识点二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体系构建】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5考点1.大气的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1)太阳短波辐射是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2)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比较少,大部分太阳短波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得比较多,地面辐射放出的绝大部分热量能够被近地面大气吸收。所以,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2.受热过程(1)太阳暖大地:太阳短波辐射(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6(2)大地暖大气:地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使大气增温。(3)大气还大地:大气增温后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地面为大地保温。3.大气的两个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CO2、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具有吸收(有选择性)、反射(无选择性)、散射(有选择性)作用。作用形式作用特点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削弱的辐射自然现象(示例)吸收有选择性臭氧、氧原子紫外线臭氧层吸收紫外线,对地球具有保护作用水汽、二氧化碳红外线反射无选择性大气中的尘埃、水滴和云层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①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②冰岛火山喷发时,白天宛如黑夜散射有选择性空气分子、微小尘埃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紫光①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②旭日和夕阳、朝霞和晚霞呈红色无选择性颗粒较大的尘埃、雾粒、小水滴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①阴天天空呈灰白色;②日出前和日落后天空明亮;③树荫下、房间中无阳光处仍然明亮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7(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地面辐射经过大气时,几乎全部被对流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