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5年高考3年模拟A版高考化学专题十六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考点考题示例考情分析1.常见仪器的使用和实验基本操作(2023湖南T3)(2022湖南T4)(2023山东T4)(2022山东T2)(2021山东T11)(2023重庆T5)(2022重庆T7)(2022海南T3)(2022河北T5)2.物质的检验和鉴别(2023辽宁T4)(2023山东T6)(2022广东T11)(2022北京T10)3.物质的分离和提纯(2023河北T1)(2023福建T8)(2023浙江6月T12)(2022广东T4)(2022北京T5)(2022山东T9)(2020山东T8)(2020海南T2)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主要包括常见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化学实验安全问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常见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考频高。考生要熟练掌握常见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课本要求的必做实验考点1常见仪器的使用和实验基本操作一、常见仪器的使用1.可加热的仪器(1)可直接加热的仪器———底面积小或厚A—试管。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其容积的1/3;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B—蒸发皿。用于蒸发或浓缩溶液,蒸发或浓缩溶液时要用玻璃棒搅拌。C—坩埚。用于灼烧固体物质,转移坩埚时要使用坩埚钳。(2)垫陶土网加热的仪器———底面积大且薄D—圆底烧瓶,E—蒸馏烧瓶,F—三颈(口)烧瓶。三种仪器所盛液体体积约为其容积的1/3~2/3。G—锥形瓶。滴定时所盛液体体积不超过其容积的1/2。H—烧杯。溶解固体或稀释浓溶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2.计量仪器A—量筒。无零刻度,不可加热、不可作反应容器、不能稀释溶液;选取量筒的原则是“大而近”。B—容量瓶。只有一条刻度线,不可加热、不可作反应容器;使用前需检漏;转移溶液时要用玻璃棒引流。C—酸式滴定管,D—碱式滴定管。“0”刻度在上方,读数精确到0.01mL;使用前需检漏;装专题十六化学实验基本方法359液前要用待装液润洗2~3次;酸式滴定管用于盛装酸性或强氧化性溶液,碱式滴定管用于盛装碱性溶液。使用聚四氟乙烯活塞的滴定管为酸碱通用滴定管。E—托盘天平。精确度为0.1g,称量前先调零,“左物右码”,易潮解或腐蚀性药品应放于玻璃容器(如烧杯)内称量。F—温度计。水银球不能接触器壁,蒸馏时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3.其他常用仪器A—酒精灯。酒精量约为其容积的1/3~2/3,加热时用外焰。B—干燥管。用于干燥少量气体或除去气体中的杂质,气流方向“大进小出”。C—胶头滴管。使用时不能平放或倒置,滴液时不可接触器壁,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用后须立即洗净(注意滴瓶中的滴管用后不用清洗)。D—广口瓶,E—细口瓶。广口瓶用于贮存固体药品,细口瓶用于贮存液体药品;见光易分解的物质用棕色瓶;不宜盛放易挥发的物质;盛放强酸性、氧化性药品时要用玻璃塞,不能用橡胶塞;盛放碱性药品时要用橡胶塞,不能用玻璃塞。F—集气瓶。可用于收集气体,短时间贮存气体,固体的燃烧实验。在瓶内进行燃烧反应生成固体时,瓶内应加水或在瓶底铺少许细沙。G—分液漏斗。用于随时添加液体,萃取和分液(用梨形分液漏斗);使用前应检漏;分离液体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H—普通漏斗。用于向小口径容器中加入液体试剂;用于过滤时,注意要“一贴、二低、三靠”。I—长颈漏斗。用于组装气体的发生装置时,下端管口需插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逸出。J—恒压滴液漏斗。用于反应中随时添加液体,其中a管的作用是平衡气压,使液体能够顺利流下。使用前应检漏。用于制取气体时上部玻璃塞不可取下。K—冷凝管。直形冷凝管一般用于蒸馏或分馏时冷凝,球形冷凝管通常用于冷凝回流;冷凝水“下口进、上口出”。归纳总结广口瓶的“一材多用”(1)收集气体:向上或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收集气体(图A)。(2)洗气瓶:用于气体的除杂,如除去Cl2中的HCl。注意气体应长进短出(如图B)。(3)量气瓶:气体应从短管通入(如图C)。(4)安全瓶:防倒吸装置(如图D)。(5)贮气瓶:暂时保存气体(如图E)。(6)用于监控气体流速(如图F):广口瓶中盛有液体,从a端通入气体,根据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