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基础过关训练14屈原列传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自疏濯淖污泥之中B.离骚者,犹离忧也C.以一仪而当汉中地D.厚币委质事楚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正之不容也容:容纳、接受B.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继承C.人穷则反本穷:贫穷、贫困D.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夺:抢夺、夺取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B.C.D.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颜色憔悴,形容枯槁B.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C.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D.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5.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B.数十年,竟为秦所灭C.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D.夫天者,人之始也6.下列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高度赞扬屈原处于逆境仍眷顾楚国、心系怀王的爱国精神。B.作者把楚国的灭亡归结为“不知人之祸”,有其认识的片面性。C.作者认为“所谓忠者不忠”,暗含对屈原不能彻底倾尽忠心的批评。D.文章尾段借屈原之口,赞扬其保持高洁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境界。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对“离骚”一词作出自己的解释的句子是“,”。(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3)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作《离骚》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怨生”,也就是心中有怨气,而导致屈原有怨气的直接原因是屈原“,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二、能力提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愁幽思而谗谄忧作《离》。骚“离骚”者,犹离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忧人反穷则本,故苦倦,未不呼天也;疾痛怛,未不呼父母也。劳极尝惨尝屈平正道直行,竭忠智尽以事其君,人之,可矣。信而疑,忠而被,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谗间谓穷见谤骚盖自怨生也。《》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而不。若《离》者,可兼之矣。国风诽乱骚谓上帝,下道桓,中述、武,称喾齐汤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之,靡不。乱条贯毕见其文,其约辞微,其志,其行廉。洁其文小而称其指大,而。极举类迩见义远其志,故洁其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泥之中,于,称污蝉蜕浊秽以浮游埃之外,不尘世之滋垢,获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日月光可也。虽与争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聪:聪明B.犹离忧也离:同“罹”,遭遇C.其文约,其辞微微:简约D.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滓:渣滓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和“以”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以事其君②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③以刺世事④以浮游尘埃之外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0.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因为当时朝廷心术不正的人危害公平无私的人,端方正派的人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屈原忧愁深思,写下了《离骚》。B.屈原在楚王面前称颂远古的帝喾,称道近古的齐桓公,称述中古的商汤、周武王,目的是表现自己追慕古贤,志洁行廉。C.屈原“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这些都表现在《离骚》中,志洁行廉是“文约”“辞微”的思想基础。D.屈原正道直行却遭小人离间,处境困危,怨恨遂生,这是屈原写《离骚》的内在原因。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译文:(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译文:(3)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译文:(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生名,洛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