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2024年辽宁高考政治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对“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关系认识正确的是()“两个必然”: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现在所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①两者都依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阐释社会形态的更替问题②两者都论证了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但过程是漫长的③前者揭示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后者揭示其实现的条件性④前者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方式,后者反映社会形态更替的实现方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详解】①: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指的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都在依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阐释社会形态的更替问题,①正确。②:“两个必然”论证了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但并未说明其过程是漫长的,②排除。③:“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都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进行论述,“两个必然”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两个决不会”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③正确。④:社会形态更替的实现方式主要是阶级斗争和改革,后者并未涉及,④排除。故本题选A。2.习近平指出,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该理论的贡献在于()①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成为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②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③深化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④拓展了生产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催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①: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不是“新质生产力”理论,①错误。②③:新质生产力的产生、基本内涵、特点、关键及其本质说明新质生产力理论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能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指引,也深化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②③正确。④:“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优化组合的跃升”并不是在拓展生产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况且生产力构成的基本要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拓展生产力构成的基本要素”的说法本身也欠妥,④错误。ABD错误。故选C。3.下表显示了中国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3》)。1992-2022年中国城镇化率和第一产业部分经济指标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年份(年)城镇化率(%)第一产业占三次产业总量比重第一产业GDP(亿元)就业占比(%)GDP占比(%)199227.558.521.35800.3200239.150.013.316190.2201253.133.59.149084.6202265.224.17.388345.1(注:三次产业为第一、二、三产业总称)结合表中信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①城镇化为第二、三产业提供丰富的劳动力②城镇化水平与第一产业的生产效率负相关③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伴随着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④城镇化水平决定了三次产业间产值差距的大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①:表格显示,1992-2022年中国城镇化率逐年提高,而第一产业就业占三次产业总量比重逐年降低,这说明城镇化为第二、三产业提供丰富的劳动力,①正确。②:表格显示,199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