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中考3年模拟·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测试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1.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经过五四运动,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1919年发表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是()A.孙中山B.蔡元培C.陈独秀D.李大钊2.(2021四川泸州中考)毛泽东回忆说:“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直接影响毛泽东这一转变的历史事件是()A.《共产党宣言》发表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成立D.俄国十月革命3.(2023江苏张家港梁丰中学第二次月考)有学者研究,现代意义上的“资本家”一词直至20世纪初仍极少使用,但该词在1919年前后的《新青年》发表的190多篇文章中出现使用高峰,与对应的“劳动者”一词使用频率基本一致。这种现象反映了()A.民主共和观念流行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官僚资本不断膨胀D.社会主要矛盾改变4.下图所示的建筑,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这座历经百年风雨的红色建筑,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见证了()中共一大会址5年中考3年模拟·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新文化运动兴起B.中国共产党成立C.洋务运动的开展D.义和团运动爆发5.(2021四川雅安中考)中共一大的代表中,“年龄最长的四十五岁,最轻的十九岁,平均二十八岁。这些年轻人以改天换地的豪迈气概,一心要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国土上创立一个崭新的合理的社会”。中共一大上“这些年轻人”提出的奋斗目标是()A.推翻帝国主义B.打倒军阀C.组织工人运动D.实现共产主义6.(2023山东薛城期中改编)“……这艘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材料中的“大事变”是指()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诞生C.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7.[家国情怀]下图游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其孕育的精神被称为()A.五四精神B.红船精神C.长征精神D.延安精神8.下列建筑共同见证了()北京大学红楼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5年中考3年模拟·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代表大会上海会址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洋务运动的发展C.中华民国成立D.五四运动初步胜利9.(2023山东高青期中)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第二次代表大会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陈独秀所说的“脚踏实地”指的是中共二大()A.制定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B.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10.(2023河南太康期中)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集中力量领导全国工人运动。其中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事件是()A.辛亥革命B.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C.五四运动D.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70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企业中。……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中国共产党历史》材料二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5年中考3年模拟·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材料三6月3日,北洋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请回答:(1)材料一认为,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何时?从1914年到1919年,其人数有何新变化?(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和口号分别是什么?据材料二,归纳其主要影响。(3)五四运动爆发在何地?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6月3日”前后,运动的主力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