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小芳同学在笔记中写道:“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阴谋,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据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A.西藏和平解放B.抗美援朝C.香港回归D.澳门回归2.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A.开国大典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澳门回归D.承办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西北地区D.东南沿海地区4.会议提出,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中国,同时作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的报告,确定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强调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此次会议()A.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B.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C.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D.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5.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必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造成下表中1957年到1960年我国粮食人均数量(单位:千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1949年1957年1960年1962年1970年人均数量202263212228289A.三大改造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文化大革命”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6.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写道:“他(指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称作‘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材料中邓小平“打破禁忌”的论断()A.促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促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C.推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D.引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和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是()①实行土地公有制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③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④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8.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A.综合国力不断增强B.国际地位逐步提高C.体制改革走向深入D.扩大开放融入世界9.《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失”的原因应是()A.农村实行政社合一B.农业合作化的完成C.封建土地制度废除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10.关于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洗雪了百年的耻辱B.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C.“一国两制”的实施是成功的D.“一国两制”有利于推进祖国的统一11.实现两岸人民真正“团圆”的政治基础是()A.建立爱国统一战线B.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D.全面实现通邮、通航、通商12.下列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有()①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1997年7月1日②香港回归祖国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③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我国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④香港回归祖国开创了香港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3.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等内容中,提炼出一个主题,其名称应是()A.中国的工业化历程B.近代科技和文化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建设D.现代的社会生活14.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使许多代表相信了他是一个心怀善意、通情达理而真挚诚恳的人,并相当成功地使人相信了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周恩来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A.周恩来的人格魅力B.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C.倡导“求同存异”方针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5.中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