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知能演练提升1.“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这首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长春B.北平C.沈阳D.上海2.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迅速沦陷的主要原因是()A.日本侵略军大规模进攻B.东北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C.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D.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3.如果你是一位社会学家,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你会发现九一八事变后,当时中国的社会浪潮是()A.民主共和B.民主科学C.抗日救亡D.维新变法4.右图是20世纪某时期的一幅标语。该标语反映的历史背景是()A.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半殖民地化加深B.巴黎外交失败后,五四运动爆发C.国共合作破裂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D.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三省沦陷5.下图是号称“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迁徙路线图(局部)。东北大学迁入关内的原因是()A.积极参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C.中国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D.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形势所迫6.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的直接目的是()A.加紧准备全面侵华战争B.驱逐英美等国在华北的势力C.扶植国民党内的亲日派D.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7.北平的学生们痛感“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这里描述的是()A.九一八事变B.“华北自治运动”C.一二·九运动D.西安事变8.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学生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歌中唱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当时中华民族面临“最危险的时候”是指()A.东北三省沦陷,民族危机加深B.日本侵略热河、察哈尔等地C.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企图吞并华北D.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企图吞并全中国9.下列人物中与西安事变有关的是()A.左宗棠B.林则徐C.张学良D.张謇10.1936年12月13日早晨,南京市民王大妈出门买菜,看到报童沿街叫卖:“特大新闻,张、杨发动兵变,蒋总司令遇险。”该新闻反映了()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八一三事变11.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12.2021年是西安事变爆发85周年。小明同学在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后,写道:“一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方的五个大字‘历史的转折’。”(见下图)“历史的转折”是指()A.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B.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C.人民解放战争转为战略进攻D.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停止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1)材料一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发生后,当时的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导致怎样的结果?材料二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材料三我跟蒋先生(指蒋介石)两个人的冲突……就是冲突这两句话: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张学良(2)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当时起调停作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主要是谁?(3)有人认为张学良“捉蒋”是英雄,可敬;“放蒋”太轻率,可惜;“送蒋”更是误了自己的一生,可叹!你的意见如何?说一说自己的看法。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西安事变中与蒋介石谈判,周恩来仍照以前的习惯,称蒋介石为“校长”,寒暄道:“我们有十年没见面了,你显得比从前苍老些。”蒋介石点了点头,说道:“恩来,你是我的部下,你应该听我的话。”周恩来顺着蒋介石的话,转向了正题:“只要校长能够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你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以听你的指挥。”——摘编自叶永烈《西安斗智》(1)导致周恩来和蒋介石“有十年没见面了”的原因是什么?(2)蒋介石说周恩来“你是我的部下”,这是怎么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