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单元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并在实际上确定了三大政策。这三大政策是()①联俄、联共②扶助农工③民族、民权④平均地权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孙中山曾说过:“我们过去的革命所以失败……原因是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为解决这一问题,他()A.发动了辛亥革命B.创办了黄埔军校C.领导了北伐战争D.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3.在北伐战争中,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连克汀泗桥、贺胜桥,被誉为“铁军”的队伍是()A.黄埔军校学生军B.冯玉祥率领的军队C.叶挺独立团所在的第四军D.蒋介石第一军教导师4.目前,中国军队改革获得突破性进展,向中国特色的强军之路迈出了“关键一步”。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开始于()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井冈山会师D.黄埔军校的建立5.1927年秋,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失败后,针对敌强我弱的革命形势,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个“新的革命策略”是指()A.武装斗争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C.城市包围农村D.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6.某班模拟了一次“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下列主题,适用于介绍井冈山的是()A.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B.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C.革命的摇篮——开创了革命新路D.胜利的会师——宣告了长征的胜利7.“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叙述的长征历程中没有涉及的事件是()A.强渡大渡河B.红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C.飞夺泸定桥D.巧渡金沙江8.2021年是长征胜利结束85周年,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甲:长征,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乙: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丙:叶挺独立团攻克汀泗桥、贺胜桥,直逼武昌城丁: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A.甲、乙B.甲、丙C.乙、丁D.丙、丁9.大型抗战题材电视剧《松花江上》以独特的视角,真实地再现了佳木斯这一东北抗联主战场上的各种人物、事件,让观众重温佳木斯抗联历史,深切感受抗联精神,更加珍视当今和平年代。这部电视剧的创作背景应该是()A.九一八事变B.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C.八一三事变D.南京沦陷10.毛泽东指出,1935年发生的事件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该事件是()A.一二·九运动B.五四运动C.一·二八事变D.七七事变11.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弱国战胜一个帝国主义强国的光辉典范,全民族团结抗战是胜利的保障。为了团结抗战,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中共中央派周恩来参加了谈判,他此行取得的成果是()A.联合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B.谴责张学良、杨虎城,释放了蒋介石C.孤立蒋介石,联合张学良、杨虎城抗日D.联蒋抗日,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12.抗日战争以来,以下最能反映日军野蛮暴行的是()A.血染卢沟桥B.火烧圆明园C.九一八事变D.南京大屠杀13.抗战老兵张步风在回忆录中写道:“1940年秋天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在正太铁路附近,到底拔了多少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拔掉了多少据点,现在都已经记不清了……”张老所回忆的历史事件是()A.卢沟桥之战B.平型关大捷C.百团大战D.台儿庄战役14.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为了取得抗战的胜利,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其合作的形式是()A.成立中国同盟会B.组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C.组成民主联合战线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5.1945年4月,中国同美国、英国、苏联共商建立联合国,并随后成为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表明抗日战争()A.壮大了人民革命力量B.捍卫了国家领土完整C.推翻了封建制度D.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16题18分,第17题19分,第18题18分,共55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中国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轰轰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