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期中卷一(答案)1.B解:A、继续加热会使溶剂不断蒸发使溶液变浓,故此选项错误.B、向汤中加水使溶液的稀释的过程,会使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此选项正确.C、加花生油不与水相互溶解,对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会发生影响,故此选项错误.D、溶液的性质与溶液的多少无关,故此选项错误.2.B解:1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10g甲物质,则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1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20g乙物质,则1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20g,故在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等于乙物质的溶解度.3.A解: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红色褪去变为无色,此时溶液可能是酸性也可能是中性,pH≤7.4.B解:碘难溶于水,但是可以溶于汽油形成均一、稳定的褐色溶液.5.D解:A、溶解中使用玻璃棒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故选项说法错误.B、过滤中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选项说法错误.C、蒸发中使用玻璃棒,作用是搅拌,是为了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选项说法错误.D、溶解中使用玻璃棒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6.D解:A、从表中数据可发现0℃丙的溶解度小于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故A说法不正确;B、对于饱和溶液来说,溶解度越大,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就越大,由于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丙,所以3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也为甲>乙>丙,故B说法正确;C、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升高,所以降低温度丙的不饱和溶液不会变为饱和溶液,故C说法不正确;D、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一般运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结晶析出,故D说法不正确.7.D解: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有关,因为甲乙两种物质所处的温度不同,所以溶解度是无法比较的.8.C解:A、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的含义是每100份质量的溶液中含有16份质量的氯化钠,而不是溶液中氯化钠10g,故选项说法错误;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B、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的含义是每100份质量的溶液中含有16份质量的氯化钠,而不是溶液质量为100g,故选项说法错误;C、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的含义是每100份质量的溶液中含有16份质量的氯化钠,则每100g溶液中含氯化钠16g,故选项说法正确;D、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的含义是每100份质量的溶液中含有16份质量的氯化钠,每100g溶液中(而不是100g水中)含氯化钠16g,故选项说法错误.9.D解:A、柠檬汁的pH为2.0~3.0,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B、苹果汁的pH为2.9~3.3,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C、牛奶的pH为6.3~6.6,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D、鸡蛋清的pH为7.6~8.0,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10.D解:根据碳酸盐的特点,可以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检验碳酸盐常用的试剂是盐酸和澄清石灰水,碳酸盐能使硝酸银和氯化钡产生沉淀,但含有氯离子或硫酸根离子的物质也能使硝酸银和硫酸钡生成沉淀,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盐一般不反应没有现象.11.C解:A、向图1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氯化钾晶体溶解,所以所得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B、因为溶质质量分数=×100%,所以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只与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有关,向图1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氯化钾晶体溶解,溶质的量增加,但溶剂的量也增加,无法判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变大还是变小,故B错误;C、向图1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氯化钾晶体溶解,所以溶质的质量增加,故C正确;D、溶质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所以溶解度不变,故D错误.12.A解: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肯定是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故20℃时的饱和石灰水比不饱和石灰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大,60℃时的饱和石灰水也比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溶解度减小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减小,因为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溶解度小了溶质质量分数也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