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声现象苏科版主讲老师:20XX.XX.XX单元复习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并不意味着“振动停止,声音立刻消失”,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可能并继续。2.声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声音在介质中以的形式向周围传播。3.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和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m/s。振动存在传播介质真空声波种类温度340知识点2声音的特性4.音调指声音的,它是由物体的振动决定的。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音调就越,声音听起来尖细;物体振动越,频率越,音调就越,声音听起来低沉。5.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是从20Hz到20000Hz,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把低于20Hz的声叫做。6响度是指声音的。它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高低频率高高慢低低超声波次声波强弱大大远音色8.波形图显示声音的三个特性(如图所示)。(1)音调:看波的疏密程度,如图甲、乙的波形与图丙相比,图丙的波形要密一些,则图丙显示的声音音调。(2)响度:看振幅,图甲、乙、丙的波形上下高度(物体振动的幅度)中,甲与乙,甲与丙,说明甲声音的响度与乙声音的响度,甲声音的响度与丙声音的响度。(均填“相同”或“不同”)高不同相同不同相同不同不同知识点3声的利用9.声与信息:(1)利用声波可以传递。(2)应用:①回声定位: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②声呐探测:根据回声定位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可以利用它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的地形图,并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超声反射声呐10.声与能量:(1)利用声波可以传递。(2)应用:①超声波可以用来钟表等精细的机械;②外科医生可以利用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能量清洗超声知识点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1.噪声:①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发声体做振动时会发出噪声;②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和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的声音,都属于噪声。12.人们以(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13.控制噪声的三条途径:①在处,防止噪声产生;②在中,阻断噪声的传播;③在处,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无规则休息工作干扰分贝声源传播过程人耳考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下列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①把发声的音叉放进水盆里看到水花溅出;②二胡发声时用手按住琴弦,琴声就消失了A.仅①B.仅②C.①②都能D.①②都不能2.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向正在发声的水平放置的鼓面上撒些碎纸屑,碎纸屑不停地跳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A.使声音的振动时间延长B.把鼓面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B3.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必须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原因是()A.月球上真空不能传声B.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慢C.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D.月球上宇航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A4.如图是小明做的一个听声的实验,他将衣架悬空挂在细绳的中央,请小华用铅笔轻轻敲打衣架,使声音通过传入他的耳朵;接着,小明将细绳绕在手指上,再用手指堵住双耳来听敲打衣架的声音。通过比较发现:固体传声的本领比空气的(填“强”或“弱”)。空气强5.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00s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0s再次听到回声。已知声速为340m/s,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425m考点2声音的特征6.在音乐会上,我们很容易分辨出二胡和笛子的声音,判断的依据是()A.响度B.音色C.音调D.频率7.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小区志愿者用扩音器滚动播报疫情宣传语:“戴口罩,勤洗手,少走动,不聚集。”用扩音器播报的主要目的是()A.改变声音的音色B.增大声音的响度C提高声音的音调D改变声音的BB8.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幅度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D.物体振动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C9.为了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格致实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