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福建省初中学生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地理试题第I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亚洲地域广阔,传统民居深受自然环境影响。下图示意亚洲东西部传统民居差异,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西亚沙特阿拉伯传统民居“平顶厚墙小窗”,反映当地环境特征是()A.潮湿B.干旱C.寒冷D.温暖2.日本传统民居多采用较轻的木质材料,主要原因是()A.地震频发B.石料缺乏C.土质疏松D.山洪多发3.甲地的经纬度是()A.60°W,40°SB.60°W,40°NC.60°E,40°SD.60°E,40°N4.北京迎来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时,甲地正处于深夜。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①地球公转②地球自转③经度差异④纬度差异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1.B2.A3.D4.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亚洲居民生活差异,经纬网的应用以及地球的运动。【1题详解】沙特阿拉伯平顶的民居,说明这里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厚墙小窗是为了防风沙,减少太阳热量的进入,所以这样的民居反映当地环境特征是干旱,所以ACD错误,B正确。故选B【2题详解】日本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震发生频繁,日本传统民居多采用较轻的木质材料,是为了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所以BCD错误,A正确。故选A【3题详解】图中经度向东增大,所以甲地经度为60°E,纬度向北增大,所以甲地纬度为40°N,因此ABC错误,D正确。故选D【4题详解】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也同时造成了同一时刻不同经度上地方时间的差异,②③正确,所以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睛】居民的民居是长期以来不断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特点,所以民居反映了自然环境的特点;日本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震发生频繁,人们可以感觉到的地震平均每天约有4次,日本多火山、地震,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日本每年9月1日,全民动员举行大型的防震演习。经纬度的划分为:向东递增为东经,向西递增为西经,向南递增为南纬,向北递增为北纬。地球的运动分为自传和公转,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和地方时间的差异,地球公转产生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下图示意美洲地区,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5.洲界①是()A.巴拿马运河B.苏伊士运河C.马六甲海峡D.土耳其海峡6.下列地点位于热带雨林区的是()A.甲B.乙C.丙D.丁7.美洲地区生物种类多样的原因有()①纬度跨度大②平均海拔较低③河流水量大④地形复杂多样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在甲地能看到的独特自然景观是()A.午夜的太阳B.成群的企鹅C.成片的椰林D.金色的沙漠【答案】5.A6.C7.B8.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洲的自然环境。【5题详解】①为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所以A正确;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所以B错误;马六甲海峡是位于东南亚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的海上通道,所以C错误;土耳其海峡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所以D错误。故选A【6题详解】根据图可知甲位于北极圈以北,气候为寒带气候,A错误;乙地位于墨西哥湾沿岸,气候为亚热带湿润气候,B错误;丙地位于亚马孙河流域,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C正确;D地位于巴西高原,气候为热带草原气候,D错误。故选C【7题详解】纬度跨度大气候复杂多样,适合不同温度带生物的生长,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大的地区可以为各类生物营造栖息地和生存环境,生物种类丰富,所以①④正确;平均海拔较低,河流水量大,对生物多样性影响不大,所以②③错误。故选B【8题详解】甲地在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能看到午夜的太阳,所以A正确;企鹅生活在南极洲,所以B错误;椰林在热带地区,所以C错误;该地区常年被冰覆盖,所以D错误。故选A【点睛】七大洲分界线是所有的七个大洲中相邻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洲、北美分界线:白令海峡;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欧、非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南北美洲分界:巴拿马运河;南美、南极分界线:麦哲伦海峡;欧洲、北美分界线:丹麦海峡。亚马孙热带雨林位于南美洲的亚马逊平原,占地550万平方公里,雨林横越了9个国家:巴西(占森林60%面积)、哥伦比亚、秘鲁、委内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