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安徽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一、(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璀璨(càn)憧(chōng)憬饮鸩(zhèn)止渴B.凝(níng)固分泌(bì)孜(zī)孜不倦C.蹊(qī)跷省(xǐng)悟穷形尽相(xiàng)D.端倪(ní)宝藏(zàng)未雨绸缪(móu)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戳穿力挽狂澜暖昧食不果腹B.震撼融汇贯通喧嚣响彻云霄C.深奥死不瞑目气慨雍容华贵D.凋蔽哗众取宠辍学愤世嫉俗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这位发言人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代,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②尽管这只是一次,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已经成功地开通了。③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A.庄重演练引导B.郑重演示引导C.庄重演示导致D.郑重演练导致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B.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C.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D.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高科技会给人类带来福音?正因为这样,难怪骗子们也要浑水摸鱼,打出高科技的幌子了。B.如何才能让大家都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往往是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的。C.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D.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6、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1)每逢深秋时节;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2)远眺群山环抱,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藏绿,松竹并茂。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作品,以“实录”的笔法将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B.《项脊轩志》以清淡朴素的笔法写身边琐事,亲切动人。它的作者归有光被认为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C.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样子》以及叶圣陶的《倪焕之》,是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D、马克·吐温和欧·亨利都擅长写讽刺小说。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百万英磅》和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等都深受读者的喜爱。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薯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B.二、三两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乌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C.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9.这是一首写送别的诗,但主要篇幅却是写景,将离别之情寓于这些景中。下面几首写送别的唐诗中,与它写法相同的一首是A.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B,苍苍竹林寺,杏杏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C.闻道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