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15年中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但有的生物不具备细胞结构,你认为这种生物是()A.玉米B.蟋蟀C.木耳D.病毒考点: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分析:生物共有五类,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五类生物中,只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解答:解:ABC、玉米是植物、蟋蟀是动物、木耳是真菌,都有细胞结构;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所以不具备细胞结构的生物是病毒.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只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2.(2分)(2015•济宁)要使视野中单个细胞最大,你认为应选用的显微镜镜头组合是()A.1和4B.2和6C.3和4D.1和6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以及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高,镜头越短.解答:解:1、2、3一端无螺纹为目镜,4、5、6有螺纹为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高,镜头越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若要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大,应选用放大倍数大的目镜和物镜,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短目镜3和长物镜4.故选:C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悉目镜、物镜的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3.(2分)(2015•济宁)近视大多是由于用眼不科学而引起眼球结构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的结构是()A.虹膜B.瞳孔C.晶状体D.巩膜考点:近视、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分析:(1)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1(2)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戴凸透镜进行矫正.解答:解:如果我们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使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形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方的眼,称近视眼,可配带凹透镜纠正.因此近视大多是由于用眼不科学而引起眼球结构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的结构是晶状体.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近视、远视的成像特点和矫正措施.4.(2分)(2015•济宁)近几年,由于我市大力推广植树造林,不断扩大绿化面积,前几年近乎销声匿迹的雉鸡、喜鹊等多种鸟类又重返家园.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A.生物对非生物因素的影响B.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生物因素对环境的影响D.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解答:解:由于我市大力推广植树造林,不断扩大绿化面积,前几年近乎销声匿迹的雉鸡、喜鹊等多种鸟类又重返家园.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5.(2分)(2015•济宁)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你认为秸秆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无机环境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3)消费者主要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4)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