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生物部分(共50分)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在答题卡上涂黑作答。1.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豆苗和杂草相互争夺阳光、空气、水和养料等资源。豆苗和杂草之间的关系是()A.寄生B.捕食C.互利合作D.竞争【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常见的种间关系。寄生:即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物的关系称为寄生。捕食: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如猫和老鼠。互利合作: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存一起,彼此互为有利的生活关系。竞争:由于竞争同一食物、栖息地等两物之间的争斗关系。【详解】结合分析可知,豆苗和杂草相互争夺阳光、空气、水和养料等资源。豆苗和杂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故选D。2.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A.口腔B.食道C.小肠D.胃【答案】C【解析】【分析】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详解】A.口腔能初步消化淀粉,没有吸收功能,A不符合题意。B.食道是食物的通道,将食物推入胃中,不具有消化和吸收的功能,B不符合题意。C.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与小肠的结构特点有关: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C符合题意。D.胃能初步消化蛋白质,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不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D不符合题意。故选C。【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消化道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3.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献血能够拯救某些病人的生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O血型系统有三种血液类型B.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应当输入全血C.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会影响健康【答案】C【解析】【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AB血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详解】A.ABO血型系统有四种血液类型,分别是A型、B型、AB型和O型,A错误。B.成分输血指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应当输入浓缩的血小板悬液,B错误。C.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C正确。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失去的血浆和血细胞在较短时间内能得到补充,D错误。故选C。4.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蜘蛛结网B.鹦鹉学舌C.老马识途D.谈虎色变【答案】A【解析】【分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又称为本能,如蜜蜂采蜜、蜘蛛结网、亲鸟育雏等。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先天具备的非条件反射行为。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维持动物最基本生存的需要。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鹦鹉学舌、海豹表演、小狗钻火圈等。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详解】A.蜘蛛结网是蜘蛛生来就有的行为,是由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