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内江生物2020年学业水平考试生物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B.观察颜色较浅且未经染色的标本应适当调暗视野C.观察体积较大的细胞,可直接使用高倍物镜D.欲将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答案】C【解析】【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详解】A.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A正确。B.较浅且未经染色的标本透明度很高,观察时应适当调暗视野,便于观察,B正确。C.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首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然后再换用高倍镜观察,C错误。D.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装片,发现物像处于视野的右上方,为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D正确。【点睛】此题着重考查实验中显微镜的使用注意点,要求考生能够掌握显微镜的相关操作技能。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衣藻和变形虫都具有细胞壁B.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C.线粒体和叶绿体均与能量的转换有关D.动物细胞和大多数植物细胞,细胞核的外面都有核膜包被【答案】A【解析】【分析】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等结构;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详解】A.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等结构,衣藻属于藻类植物,具有细胞壁;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A错误。B.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让废物排出,不让细胞内有用的物质流出和细胞外的废物进入,B正确。C.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能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因此线粒体和叶绿体均与能量的转换有关,C正确。D.动物细胞和大多数植物细胞,都是真核细胞,细胞核的外面都有核膜包被,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有明显的界限,D正确。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3.图为膝跳反射和膝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膝关节由①、②、⑥构成B.膝关节的牢固性只与关节面外的结构①有关C.图中②内的滑液和④均可减小运动时的摩擦D.当小腿弹起时,图中A处肌肉处于收缩状态【答案】B【解析】【分析】图中①关节囊,②关节腔,③关节头,④关节软骨,⑤关节窝,⑥关节面。【详解】A.膝关节由①关节囊、②关节窝、⑥关节面构成,正确。B.①关节囊及其内外坚韧的韧带,使关节具有牢固性,错误。C.②关节腔里面有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⑥关节面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表面覆盖④关节软骨,可减小运动时的摩擦,正确。D.当小腿弹起时,属于伸肘,图中A处肌肉处于收缩状态,正确。故选B。【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并培养学生识图。4.图为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的国画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局部),让人无限遐想。下列关于青蛙的叙述,错误的是()A.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B.青蛙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蝌蚪→成蛙三个阶段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其成体可在水中和潮湿的陆地上生活D.在繁殖季节雄蛙鸣叫是为了吸引雌蛙前来抱对,有利于完成体外受精【答案】B【解析】【分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详解】ABC.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体(蝌蚪)→幼蛙→成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和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别,属于变态发育,AC正确,B错误。D.在繁殖季节雄蛙鸣叫是为了吸引雌蛙前来抱对,促进排卵排精,有利于完成体外受精,D正确。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5.下列有关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