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捂住口鼻,可减少疾病传播的机会。含有新型冠状病毒飞沫的空气是()A.病原体B.传染源C.传播途径D.易感人群【答案】C【解析】【分析】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能流行。【详解】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接触传播等。新冠肺炎的传染途径跟一般的呼吸道疾病很相似,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传染。可见含有新型冠状病毒飞沫的空气是新冠的传播途径。故选C。【点睛】熟记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解题的关键。2.胸部X光检查是确诊肺炎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做检查时,医生要求被检查者用力吸气后闭气不动。此时,膈肌和肺所处的状态分别是()A.膈肌舒张、肺回缩B.膈肌收缩、肺扩张C.膈肌收缩、肺回缩D.膈肌舒张、肺扩张【答案】B【解析】【分析】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肋骨上升,膈肌收缩而膈的顶部下降;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舒张肋骨下降,膈肌舒张而膈的顶部上升。【详解】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吸气时,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成。呼气时相反。可见吸气后闭气不动,膈肌收缩,肺扩张。故选B。【点睛】理解呼吸运动是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扩大和缩小来完成的。3.下列有关人体血液、血管、心脏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液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的作用B.输血或输液时,针刺入的是动脉C.静脉血管里流动的就是静脉血D.心脏结构中,心壁肌肉最厚的是右心室【答案】A【解析】【分析】(1)血压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强,又分为动脉血压和静脉血压。平时,我们所谈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2)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心脏壁的厚薄是与心脏各腔收缩输送血液的距离长短相联系的。【详解】A.血液有运输、调节人体温度、防御、保护、调节人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四个功能,A正确。B.动脉压力太高,液体的压力无法进入,一旦建立动脉通路,血液还会从血管内往瓶子中流,无法使药液进入身体。静脉血流速度较慢,压力较小,故输血时针刺入的血管为静脉血管,B错误。C.动脉血管中不一定流动脉血,如肺动脉流静脉血,静脉血管中不一定流静脉血,如肺静脉流动脉血,C错误。D.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路程最长,所以壁最厚,D错误。故选A。【点睛】掌握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是解题的关键。4.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A.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B.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C.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D.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答案】C【解析】【分析】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详解】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所以,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规律为:心室→动脉→毛细血管(身体各器官)→静脉→心房。故选C。【点睛】熟记血液循环的途径是做好类似题的关键。5.掌握一些生物学知识,可减少对身体的损伤或能挽救生命。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输血时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B.膀胱能暂时贮存尿液,有尿意不用排C.不用尖锐器具挖耳以免戳伤鼓膜D.购买袋装食品需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输血的原则、膀胱的作用、耳的保健、食品安全等知识分析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