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第I卷选择题1.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用要途径。下列有关“探究脉博与运动的关系”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B.该实验运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和调查法C.该实验应以运动状态作为变量进行探究D.若你的实验结果与其他同学不同,应坚持你的实验结果【答案】C2.显微镜能帮助人们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下列实验需要借助显微镜完成的是()A.探究草履虫时刺激的反应B.观察黑根霉的形态和颜色C.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D.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答案】D3.海带、葫芦藓和肾蕨是三种常见的绿色植物,对它们特征和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海带为多细胞个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B.葫芦藓有输导组织,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C.肾蕨有真正的根、茎、叶,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较强D.海带、葫芦藓和肾蕨都是依靠孢子进行繁殖【答案】B4.图为胡萝卜的植物组织培养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中细胞核内的DNA要先复制再平均分配B.过程②中只进行细胞分化不进行细胞分裂C.甲中的细胞通过细胞膜内陷的方式进行分裂D.乙中叶肉细胞的遗传物质与甲不一定相同【答案】A5.把等量的不同植物的不同部位放在密闭容器中,用不同颜色的光进行照射。经过8个小时后,对容器中的氧气进行测量,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容器植物部位光的颜色温度(℃)氧气增加量(ml)1天兰葵叶红221202天兰葵叶绿22153天兰葵根红2204紫罗兰叶红22805紫罗兰叶绿2210从表中可以判断,决定是否发生光合作用和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分别是()A.植物的部位、光的颜色B.植物的部位、容器内温度C.光的颜色、植物的种类D.植物的种类、光的颜色【答案】A6.“引体向上”是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之一。关于被测试者完成标准引体向上动作的描述,正确的是()A.只有肘关节在起作用B.肱三头肌收缩,同时肱二头肌舒张C.骨骼肌牵引着骨绕关节运动D.需要小脑躯体运动中枢的支配【答案】C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诗经》中对繁殖季节雎鸠鸣叫场景的描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繁殖季节,雎鸠的鸣叫属于求偶行为B.从获得的途径判断,雎鸠的鸣叫是学习行为C.求偶、交配和产卵是雎鸠必不可少的繁殖行为D.雎鸠的鸣叫行为根本上受遗传因素决定【答案】B8.图显示了不同年龄组男性和女性收缩压平均值的变化情况,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人的收缩压一般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大B.20~29岁,男女之间收缩压的平均值差距较大C.同年龄组每个男性的收缩压一定会高于女性D.将来在某个年龄组男性和女性收缩压可能会一样高【答案】C9.长时间沉迷于手机游戏和网络聊天,会造成低度近视。下列对近视成因及预防的表述,错误的是()A.近视的原因是由于眼球中的晶状体曲度过大造成的B.近视的结果导致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C.可以尝试配戴合适度数的凸透镜加以矫正D.要注意用眼卫生,长时间用眼后应向远处眺望几分钟【答案】C10.为有效控制新冠疫情,我国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新冠疫苗的接种工作。在使用灭活病毒生产的疫苗时,一般需要间隔4~8周接种两针。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接种新冠疫苗后能有效预防各种病毒B.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冠病毒最有效的方法C.接种新冠疫苗的目的是有效切断传播途径D.接种第二针疫苗的目的是避免接种的第一针无效【答案】B11.某生物兴趣小组在研究温度对两种酶的影响后,数据处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温度对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酶在0℃时都会失去作用B.两种酶的最适合温度范围是相同的C.两种酶都随着温度升高而一直加快反应速度D.据图可推测每种生物体内酶的作用都有最适合温度【答案】D12.观察发现,牵牛花早晨为红色,太阳出来后颜色逐渐加深,中午呈紫色。针对这一现象,某同学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基础上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①早上,将牵牛花分为A和B两组;②A组放在阳光下,B组进行遮光处理,其他实验条件相同且适宜;③中午,观察记录实验现象:A组为紫色,B组为红色。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该同学提出的问题可能为“花瓣颜色变化与光照有关”B.实验前,A、B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