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搜索店铺: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机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2023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8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城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5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计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珊瑚礁的是()A.实施禁渔期制度B.用建筑垃圾填海C.任意采挖珊瑚礁D.随意买卖珊瑚礁【答案】A【解析】【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详解】珊瑚礁是由珊瑚虫的石灰质骨骼在海岛周围堆积而成的。因此实施禁渔期制度,可以保护珊瑚虫,从而有利于珊瑚礁。而用建筑垃圾填海、任意采挖珊瑚礁、随意买卖珊瑚礁,都不利于对珊瑚礁的保护。A符合题意。故选A。2.宋代起,我国就混养四大家鱼,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关于混养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鱼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保持不变B.混养后池塘自我调节能力增强C.鱼是混养池塘中的生产者D.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逐渐减少【答案】B【解析】【淘宝搜索店铺: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分析】根据不同鱼类栖息水层和食性的不同,将它们混合放养在一个池塘里,叫做混合放养。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的一种现象。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比例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详解】A.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其中各成分的数量及所占比例维持相对稳定状态,而不是保持不变,A错误。B.混养后池塘中生物的种类更多,营养结构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B正确。C.鱼属于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是混养池塘中的消费者,C错误。D.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并逐渐富集积累会增加,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D错误。故选B。3.下列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散失无机盐B.在人体中进行C.维持碳氧平衡D.参与水循环【答案】D【解析】【分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光照、温度、湿度、空气流动状况等。【详解】A.蒸腾作用是植物通过气孔散失水分,不是无机盐,A错误。B.蒸腾作用是在植物体的叶片等器官进行,不是在人体中进行,B错误。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维持碳-氧平衡,C错误。D.生物圈的水循环是大自然中的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降水等环节,在生物圈中进行连续运动的过程。绿色植物通过进行蒸腾作用,吸收水分、运输水分、散失水分,从而提高了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D正确。故选D。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与平原相比,山中桃花开花晚的原因是()A.移栽到平原后,开花时间不变B.地势高,温度比平原低C.降水比平原多D.所需温度比平原高【答案】B【解析】【分析】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淘宝搜索店铺: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详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C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这说明,山上地势高,温度比平原低,B正确。故选B。5.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关于实验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选项实验名称实验过程A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