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搜索店铺: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眉山市2021级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1-20小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21-24小题)两部分,共24小题。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在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准确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3.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是生物的特征之一,下列不属于该特征的是()A.向日葵的花盘受太阳影响会向日转动B.感染新冠病毒后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C.人进入寒冷环境中时,会发生“颤栗”现象D.晒干的大豆种子浸在水中会膨胀发软【答案】D【解析】【分析】应激性是指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发生的反应。应激性是一种动态反应,是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特性。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应激性的结果是使生物适应环境。【详解】A.向日葵的花盘受太阳影响会向日转动体现了向日葵对光线做出的反应,A不符合题意。B.新冠病毒作为抗原,刺激机体后机体会做出反应,即产生相应的抗体,B不符合题意。C.“颤栗”现象是骨骼肌收缩导致的,能产生更多的热量,是人对寒冷刺激做出的反应,C不符合题意。D.晒干的大豆种子浸在水中会膨胀发软是吸水引起的,不属于生物对刺激做出的反应,D符合题意。故选D。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哪种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水分B.温度C.光照D.大气CO2浓度【答案】B【解析】1【淘宝搜索店铺: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详解】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体现非生物因素中温度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而不是水分、光照、CO2浓度,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见下表。据此下列所作出的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植物种类植被覆盖率群落中的植物优势种改造前20种10%狗尾草、艾蒿、蒲公英改造后30种25%菖蒲、芦苇、睡莲A.改造后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B.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C.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可得到适度改善D.改造后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减弱【答案】D【解析】【分析】在生态系统中,虽然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在一般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大。【详解】A.改造后群落中植物的优势种为菖蒲、芦苇、睡莲,而这三种植物均水生植物,所以改造后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A不符合题意。B.从表中可知,改造前植物种类20中,改造后植物种类30种,生物种类增加了10种,所以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B不符合题意。C.由B可知,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植物可以进行呼吸作用产生氧气,从而增加该区域内的氧含量,植物还可以进行蒸腾作用,增加该区域的湿度,所以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可得到适度改善,C不符合题意。2【淘宝搜索店铺: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D.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大。改造后生物种类增多,所以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增强,D符合题意。故选D。4.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