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生物学选择题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冰雪消融B.昼夜交替C.母鸡下蛋D.电闪雷鸣2.细胞具有一种结构,其功能像边防检查站,能对进出细胞的物质进行严格的“检查”。该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3.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方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取显微镜时,一手握住镜臂,另一手托住镜座B.当光线较暗时,选用反光镜的平面进行对光C.将玻片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放置,用压片夹压住D.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4.花生完成开花、传粉和受精后,子房柄伸长将子房推入土中,子房最终在地下发育成果实(见图)。下列关于花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其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B.果实中的有机物是从土壤中吸收来的C.种子是由胚珠发育来的D.花生可以开花和结果,属于被子植物5.种植花卉的过程中,下列几种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A.选取结构完整的种子播种——提高种子的发芽率B.给花卉合理施肥——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C.移栽幼苗时,根部带有土坨——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D.利用无性生殖方式培育花卉——快速繁殖并保留母体优良性状6.为治理春季杨柳飞絮造成的空气污染,园艺师像给病人打针一样,给杨树和柳树注射一种抑制剂,通过抑制花芽分化来减少飞絮的形成。抑制剂应注入到树干的()A.输导组织B.营养组织C.保护组织D.分生组织7.下图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暗处理的目的是为了转运和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B.叶片部分遮光处理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C.水浴加热过程中,小烧杯内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D.滴加碘液染色后,叶片的遮光部分变成蓝色8.我们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吸气时,身体不会出现的情况是()A.膈肌收缩B.肋骨向外向上运动C.胸腔容积扩大D.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9.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甲、乙表示血管,A表示某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若血液经过A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则甲血管连接心脏的。()A.左心室B.左心房C.右心室D.右心房10.原尿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不含()A.无机盐B.葡萄糖C.水D.大分子蛋白质11.人们对臭豆腐的特殊气味会有不同的感受,有些人觉得臭,有些人觉得香。形成这种感觉的部位是()A.鼻B.大脑C.小脑D.脑干12.香菇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食用真菌。下列描述不符合其特征的是()A.无成形的细胞核B.自身不能制造有机物C.可利用孢子繁殖D.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13.“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该诗句中描述的鸟妈妈正处于()A.交配期B.产卵期C.孵卵期D.育雏期14.图为耳的结构示意图。当我们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张开口,或闭嘴、堵耳,以避免损伤耳的()A.①B.②C.③D.④15.下面是张xx的血常规化验单(显示部分内容)。根据化验结果推测,他最可能患有()A.贫血B.佝偻病C.扁桃体炎D.夜盲症16.一对黑色豚鼠生育的子代中,毛色有黑色的,也有棕色的(用字母B、b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豚鼠毛色的黑色和棕色为一对相对性状B.棕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C.亲代豚鼠的基因组成都为BBD.子代中黑色豚鼠的基因组成都为Bb17.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原始的生命起源于原始的海洋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C.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人类和现代类人猿都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18.2020年3月,科研人员在黄山风景区发现两个新物种,其一被命名为“黄山小麝鼩(qú)”。黄山小麝鼩的体毛呈灰褐色,背部稍黑;牙齿分化,门齿发达。据此推测该动物属于()A.两栖类B.爬行类C.鸟类D.哺乳类19.“告别童年,青春起航。”某校八年级同学举行了少先队离队仪式,敬好最后一次队礼。下列关于敬队礼动作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在神经系统调节下完成B.由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活动完成C.由一块骨骼肌参与即可完成D.完成敬队礼动作需要消耗能量20.在我国,党和国家始终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我们青少年应该选择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