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2015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12345678山东省滨州市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解析9【试卷综评】从考试目标分布上看,考查识记内容约60%,分析、综合内容约40%,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突出了学科重点知识的考查同时,试题注意挖掘题型考查能力的功能,加强了能力的考查:试题难度较以往会考题目有所提高。试题采用了大量的时事性材料,鲜活可感,将历史课本上的“死”知识和现实中的“活”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从全新的视角来感悟、反思、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现实。1.【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旨在考查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解析】由材料中的信息可知,这项制度出现于西周时期,并且诸侯的义务是拱卫周天子,即就是以周天子为中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项制度是西周的分封制,故选B项;A项宗法制属于统治阶层内部秩序与继承;C项郡县制出现于秦朝;D项行省制出现于元朝时期。2.【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经济中心的南移。旨在考查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能力。难度较难。【解析】分析备选项可知,B项是南方一直存在的客观因素;C项说法绝对化;D项是主要原因,最主要原因应该从生产力进步角度去分析,而生产力最活跃要素应该是人为因素,故可以得出江南得意开发的最重要原因是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故选A项。3.【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旨在考查准确判断历史概念的能力。难度一般。【解析】分析备选项可知,A项吏部主要负责官员考核;B项户部主要管理户口和财政;C项刑部主要管理刑法;D项主管全国工程建设,故选D。4.【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民族政权的对立。旨在考查辨别历史事实的能力。难度一般。【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和北宋形成对峙局面的是夏、辽,金和元与南宋对峙,其中,北宋和辽、西夏时战时和,但是以和为主,最终于1008年与辽签订了澶渊之盟。5.【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元代行省制。旨在考查准确解读和获取图文材料的能力。难度一般。【解析】结合图片的图文材料可知,山东半岛大部分属于古代京畿地区,故属于中书省管辖10范围。6.【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解析】由材料的关键信息“到达印度”、“葡萄牙”,可知这位航海家发现了通往印度新大陆的航线,故B项符合题意;A项人物最早发现了非洲最南端——好望角;C项属于西班牙王室;D项不属于开辟新航路的人物。7.【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旨在考查了解历史事实,分析结论的能力。难度中等。【解析】分析备选项可知,A项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措施,是光绪皇帝时期的;B项在废除是1905年,而辛亥革命是1911年;C项照相技术早在18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D项中的剪发禁足运动兴起在辛亥革命后。8.【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旨在考查对历史事实的识记能力。难度中等。【解析】分析备选项可知,A项是左宗棠在福州修建的;B项和D项是两湖总督张之洞在湖北建立的;C项是李鸿章开办的规模最大的军事企业。9.【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一大”。旨在考查比较和归纳历史事物的能力。难度中等。【分析】根据材料和设问主旨,可知A、C、D三项分别属于“一大”的党的名称和党纲,而B项属于1935年遵义会议的内容。10.【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长征。旨在考查对历史基本史实辨别能力。难度中等。【解析】根据设问可知,本题着力点在于准确记忆红军长征的时间,1934年10月,随着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被迫开始了长征的历程。1936年10月红军长征结束。11.【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重庆谈判。旨在考查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能力。难度中等。【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历史现象发生在重庆谈判时期,即就是1945年。这一时期抗战已经胜利结束,摆在人民面前的就是实现国内和平,故D项符合题意;A项发生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B项发生在1936年后的西安事变之后;C项发生在卢沟桥事变后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12.【答案】B1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土地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