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35分)1.在黄石大冶章山发现距今三、四十万年的石龙头文化遗址属于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金石并用时代D.青铜时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石龙头第一层的年代为距今28.4万年。大冶石龙头遗址是长江中游一处较重要的遗址,为了解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所以答案选A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2.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最早来黄石传播革命真理和开展建党工作的是A.仇国升B.刘敢生C.林育英D.林家庆【答案】C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3.西周时期形成金字塔似的森严等级:天子为最高等级,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和士,都属于统治阶级,压迫着广大平民和奴隶。这种等级制度的形成是因为A.禅让制B.世袭制C.郡县制D.分封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以“受命于天”自居,号称“天之元子”,是天下同姓宗族的大宗,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根据宗法制和分封制,便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族贵族组成的金字塔式等级制机构。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每一个等级必须服从上一个等级,并有义务纳贡、服役等。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4.右图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图中出现甲、乙所示状况分别与什么现象有关?A.百家争鸣,焚书坑儒B.焚书坑儒,独尊儒术1C.百家争鸣,独尊儒术D.焚书坑儒,八股取士【答案】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5.2017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制度有利于国家人才的选拔。历史学者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评价我国古代某制度曾写道:“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人仕途的现象”。他称赞的是中国古代的A.中央集权制B.九品中正制C.郡县制D.科举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6.梁启超针对明济时期的社会状况说过:“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中国逐渐脱离世界发展潮流。他指的是明清时期A.重农抑商B.闭关锁国C.君主专制的加强D.八股取士【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中国逐渐脱离世界发展潮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中国夜郎自大,觉得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能够自给自足,不用跟外国来往,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了中国的落后。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7.戊戌变法和辛亥苹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两次伟大实践。二者的共同主张有A.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民族危机B.推翻君主制度C.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D.用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来救中国【答案】C2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8.新华社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这样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键阶段”。其中‘星火燎原’是指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D.召开遵义会议【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星火燎原意为“星星之火,可以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