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文物是活着的历史。下列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且是湖南境内出土的文物是()A.四羊方尊B.司(后)母戊鼎C.兵马俑D.三彩骆驼载乐俑【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商朝的青铜文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羊方尊和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一家的农地中出土,因其腹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兵马俑是秦汉雕塑艺术的杰作。三彩骆驼载乐俑是著名的唐三彩。由此可见,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灿烂的青铜文明2.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中的第75位名人的评语是“孔子之前对人类思想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第75位名人是()A.老子B.墨子C.孟子D.庄子【答案】A【解析】【考点定位】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生产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3.近几年,网上热议“中国会不会因北京持续雾霾而迁都”问题。网友吴铭说,有迁都的可能性,我国历史上就曾因种种原因而发生多次迁都,如商王盘庚、周平王、北魏孝文帝、明成祖等统治时期都迁都过。其中,北魏孝文帝迁都()A.长安B.洛阳C.应天D.燕京【答案】B1【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关知识。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北魏的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495年正式迁都洛阳;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的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4.《邵阳市志》载,1225年,理宗赵昀登基,用年号命名其曾领防御使的封地,并升邵州为宝庆府,宝庆之名始于此。据此判断,邵阳被称为“宝庆”是在()A.汉代B.唐代C.宋代D.元代【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5.听说新版的初一历史教材将岳飞的称谓改为民族英雄之后,黄明同学就着手在现行初中历史教材中寻找“民族英雄”。下列人物中不会被黄明同学列入“民族英雄”的是()A.戚继光B.郑成功C.宋应星D.邓世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应星的相关知识,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写了一部著作《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ABD都是民族英雄,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6.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方案,下图是网友归纳的救国方案截图,虽不是很准确,但有些道理。其中的“李鸿章说:我学”,是指李鸿章等人学习西方技术而开展()2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李鸿章等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提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洋务派掀起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洋务运动。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7.“中国人口约为4亿5千万,列强要求中国赔款4亿5千万两白银,用意是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纳1两白银的‘罚金’,借此惩罚、侮辱所有的中国人。”该材料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周恩来、贺龙等领导的南昌起义爆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这一历史事件距今()A.70周年B.80周年C.90周年D.100周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题干里的“南昌起义爆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