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凝聚血缘、合家团圆”的寓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这一寓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分封制的相关知识。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分封制与“凝聚血缘、合家团圆”的寓意关系最为密切。禅让制是民主推选首领的方法,郡县制是地方管理制度,科举制是选官制度,故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2.【题文】中国的汉字构型独特,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为富于个性化的书法艺术创造了条件。根据下面图片提示的相关信息,书法成为一门艺术的原因有()①汉字的演变与成熟②历代统治者的推崇③造纸术的发明④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考点定位】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3.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全国总人口为59873305人,而山西人口已达到4103450人。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西往外地迁民。明政府在移民同时,给予外迁之人相关政策上1的优惠和照顾,这无疑让外迁的山西人更快地投人到当地的农业生产中,与当地人共同创业,使明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从这段话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A.山西人口在明朝增加的原因B.明朝政府从山西移民的原因C.政府的优惠政策调动移民积极性D.山西移民对迁入地经济作出贡献【答案】A【解析】【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4.下列选项与“古代对外友好交往”这一主题不符的是()A.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B.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C.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亚非交流D.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外来侵略【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收复台湾的相关史实。根据课本所学,丝绸之路、鉴真东渡日本和郑和七下西洋都属于“古代对外友好交往”。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外来侵略属于反侵略,不属于“古代对外友好交往”。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5.为下表中的历史人物找到准确的对应项,空白处应填写的是()A.虎门销烟B.洋务运动C.武昌起义D.北伐战争【答案】B2【解析】【考点定位】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6.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登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一现象说明了()A.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B.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D.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分析题文的“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可以获得的信息是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ABD在题文材料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上•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7.山西现有红色遗址600多处,见证了革命战争年代不同时期发生在我省的重大历史事件。右图是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去参观太原解放纪念馆时拍摄的照片及批注说明。据此判断,与太原解放的背景直接相关的事件是()A.百团大战,主动出击B.挺进大别山,战略进攻C.渡江战役,解放南京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答案】C3【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图片所给提示信息:1949年4月24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了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ABD和题文图片信息无关,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