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仙桃、潜江、江汉油田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1.宋初大将曹翰写的《退将诗》中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他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因为A.北宋国泰民安一直无战事B.北宋武将俸禄优渥无负担C.北宋实行了重文轻武政策D.北宋经济发达国富又兵强【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点:重文轻武政策。解题思路:注意掌握北宋实行的重文轻武政策。依据材料“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将发出这样的感慨,源于宋朝实行的重文轻武的政策,北宋时期,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朝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即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抑制武将的政策,C符合题意;北宋国泰民安一直无战事表述与史实不符,A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北宋武将俸禄优渥无负担,B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北宋经济发达国富又兵强,D排除。故选择C。2.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元朝统治者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如图所示印章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个地区的管理机构所使用的A.新疆地区B.西藏地区C.台湾地区D.岭北地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印章信息“元宣政院印”结合所学知识,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首次对西藏实行管辖,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B正确;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排除A;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台湾,排除C;元朝在岭北设置行省,排除D。故选B。3.“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下列属于英勇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英雄人物是A.陈化成B.邓世昌C.丁汝昌D.聂士成【答案】D【解析】【详解】考查点:抗击八国联军的英雄人物。解题思路:根据题干要求“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英雄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聂士成壮烈殉国,故D正确;陈化成在鸦片战争中英勇牺牲,故排除A项;邓世昌和丁汝昌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英雄人物,故排除BC项。故选D。4.“______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材料中横线处的历史事件是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答案】B【解析】【详解】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很少。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专号”,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结合起来,B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A排除;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C排除;抗日战争是为了对抗日本侵略者,D排除。故选择B。5.“扩大会最后作了下列的决定:(一)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二)指定洛甫同志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去讨论。(三)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四)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周为军事指挥者,而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材料所示是某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下列结论与该次会议相匹配的是A.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B.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C.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D.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点:遵义会议。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周为军事指挥者"和“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可知,这是遵义会议。在遵义会议上结束了王明等人的错误领导,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使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故C正确;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故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故排除B项;中共七大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