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池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卷注意:1.本试题卷分第I卷和第II卷,试卷满分为60分,考试用时60分钟。2.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关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各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你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1.西汉在汉武帝在位时达到最盛,以下属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措施是A.焚书坑儒B.实施“推恩令”C.“罢黯百家,独尊儒术”D.大兴文字狱【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C符合题意;秦始皇在思想上实行焚书坑儒,A排除;汉武帝在政治上实行“推恩令”,B排除;清朝时期实行文字狱,D排除。故选择C。2.它由11个部件构成,设计精妙,轻便灵巧,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这里所描述的“它”是A.楼车B.筒车C.曲辕犁D.秧马【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的“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可知是曲辕犁。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故C符合题意;耧车是播种工具。排除A;筒车是灌溉工具。排除B;秧马是种植水稻时,用于插秧和拔秧的工具,排除D。故选C。3.九年级(一)班历史学习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如右下方框内的史实,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明朝一度出现强盛局面。戚继光抗倭,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明末郑成功收复,维护祖国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达成,监督西藏地方政务;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由此可知,史实反映了明清时期解决祖国统一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反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D正确;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A排除;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是隋唐时期时代特征,B排除;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是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时代特征,C排除;故选D。4.林则徐曾上奏道光帝:“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与这奏书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B.金田起义C.义和团运动D.武昌起义【答案】A【解析】【详解】据“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可知,材料叙述的事件是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次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A符合题意;金田起义是洪秀全领导,B排除;义和团运动是农民起义运动,C排除;武昌起义发生在辛亥革命时期,材料没有涉及,D排除。故选择A。5.某条约的第十款规定: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5年。这规定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是A.增加了中国劳动人民沉重的负担B.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C.使使馆界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D.清政府论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答案】D【解析】【详解】由“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5年”可知,材料出自《辛丑条约》。1900年到1901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严禁保证人民参加各种形势的反帝活动,清政府论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符合题意;ABC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D。6.它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财产、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自由和权利。这里的“它"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中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