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河南安阳发掘的“妇好墓”(商王武丁夫人墓)中的玉器,经化学成分分析,与新疆和田玉的成分一致。据此推测合理的是()A.中原与西北地区存在联系B.中外科技交往历史悠久C.丝绸之路的开辟始于商朝D.商朝统治中心远及新疆2.“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意思是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恰是因为统治者“有为”。这体现的是()A.法家的“法治”思想B.儒家的“仁政”思想C.道家的“无为”思想D.墨家的“非攻”思想3.如图是战国时期主要农业地区分布图,其中农业发达区主要分布在()A.农牧分界线以北B.汉水流域C.黄河中下游地区D.长江以南4.湖北云梦出土《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有一篇《封诊式》,记载了一个乡村里长发现麻风病疑似患者并向上报告的事例。通过此则材料可以了解秦代()1A.休养生息的政策B.分封制度的推行C.法律制度的严酷D.基层管理的状况5.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独揽朝政20余年。梁冀一门“前后七封候,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宗室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这说明当时()A.官僚机构臃肿B.宦官把持朝政C.豪强地主横行D.外戚势力膨胀6.章学诚指出,简牍时代书写载体空间狭小,书写不便,文章普遍短小精炼;纸本时代书写载体容量扩大,书写便利,文辞多显冗长枝蔓。由此可知,章学诚认为()A.使用简牍成本较高B.专制统治禁锢思想C.纸的应用影响文辞D.纸张促进文化交流7.魏晋南北朝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一般被泛称为“五胡”。吕思勉《中国通史》讲到“一到隋唐时代,而所谓五胡,便已泯然无迹”,意在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民族交融加强B.商业贸易繁荣C.政治清明稳定D.中外交流频繁8.白居易在《隋堤柳》中写道:“西自黄河东至淮,绿阴一千三百里……上荒下困势不久,宗社之危如缀旒。”与诗句描绘相关的是()A.贞观之治B.大运河开通C.安史之乱D.隋朝的统一9.唐太宗时期增订完成“十部乐”,分别为燕乐、清商乐、西凉乐、扶南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这体现出唐代()A.皇帝安于享乐B.奢靡之风盛行C.文化兼容并包D.尚武风气流行10.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和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同一座都市商业繁荣的景象。这座都市是()A.唐代长安B.北宋开封C.南宋临安D.元代大都11.《马可•波罗行纪》记载:“(泉州)乃不少船舶辐辏之所,诸船运载种种货物至此,然后分配于蛮子全境。所卸胡椒甚多,若以亚历山大运赴西方诸国者衡之,则彼数实徼乎其微,盖其不及此港百分之一也。”这说明元代泉州()A.海上贸易繁荣B.外国使节增多C.造船技术发达D.文化生活丰富12.明太祖时期将《孟子》一书中“非臣子所宜言”的内容尽行删去,纂成《孟子节文》,颁行天下,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这反映了明初()A.君主专制加强B.科举制度完善2C.儒家地位提升D.图书出版发达13.1750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约75%来自田赋,而到了清末田赋所占的比重降至35%,造成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赔款大量增加B.大片领土丧失C.农业全面衰退D.经济结构变动14.有学者研究,现代意义上的“资本家”一词直至20世纪初仍极少使用,但该词在1919年前后的《新青年》190多篇文章中出现使用高峰,与对应的“劳动者”一词使用频率基本一致。这种现象反映了()A.民主共和观念流行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官僚资本不断膨胀D.社会主要矛盾改变15.1927年2~3月,全国工会会员由此前的120万人迅速发展到200万人,许多城市组织了工人武装纠察队,上海工人甚至从北洋军阀手中解放了上海。这一现象的背景是()A.统一战线破裂B.国民革命失败C.工农武装割据D.北伐战争进行16.如图是徐悲鸿1940年前后创作的鸿篇巨作《愚公移山》(局部),作者采用西洋写实主义技法表现劳动者形象,气势磅礴。在当时的背景下,这幅作品旨在彰显()A.远古传说的神秘气息B.乡村社会的纯朴民风C.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D.农耕时代的家庭生活17.如表为1951年6月至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