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湘潭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21年,四川三星堆遗址再次因出土的青铜神树、纵目青铜面具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物而引起广泛关注。该遗址其实也发现了如青铜尊、青铜鼎、玉璋、玉琮、玉壁等与黄河流域一致的文物,而浙江良诸遗址也曾出土了与之造型相似的玉琮。以上现象说明()A.古蜀文化相对先进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C.审美观念趋向同一D.南北文化渐趋一致【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该遗址其实也发现了如青铜尊、青铜鼎、玉璋、玉琮、玉壁等与黄河流域一致的文物,而浙江良诸遗址也曾出土了与之造型相似的玉琮。”可得出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体的,B正确;没有比较是谁更先进,排除A;CD项都太绝对,排除。故选B。2.汉代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治未病”理论的医学著作是()A.《伤寒杂病论》B.《史记》C.《千金方》D.《本草纲目》【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末年名医,著有《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辨证施治”,还提出“治未病”理论。故A符合题意;《史记》是史学名著,排除B;《千金方》是唐朝孙思邈所著,排除C;《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所著,排除D。故选A。3.《太平广记》载:不论士举子,皆以科举“建功树名,出将入相”。该现象始于()A.西汉B.隋唐C.两宋D.明清【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的“科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诞生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故“不论士举子,皆以科举‘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始于隋唐,故B符合题意;西汉还未出现科举制,排除A;两宋和明清晚于隋唐时期,排除CD。故选B。4.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于是他组织参与了()A.查禁鸦片,虎门销烟B.力陈变法,推行维新C.组织起义,推翻清朝D.宣传礼教,主张复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梁启超是维新派的代表,其主张宣扬维新思想,变法图存,B正确;A是林则徐,C是孙中山,D是袁世凯,排除。故选B。5.1901年,有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愤怒地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该评论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后,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签订了《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禁止人民参加反帝运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6.以下对民国初年社会生活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A.辛亥革命后,仍然有人蓄辫B.新式婚礼取代传统婚礼成为主流C.公众场所已无传统长袍马掛的身影D.即使在偏远乡村,过年也不再向长辈头行礼【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即使是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有人蓄辫,反映出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因,A正确;主流的说法错误,排除B;CD项太绝对,排除。故选A。7.下图反映了我国某时期公私经济成分比例。与此现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土地改革全部完成B.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D.国民经济调整到位【答案】C【解析】【详解】从公私经济成分比例可以看出,其公有的成分已经占据绝大部分,工业总产值达到100%,这是三大改造的结果,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故C项正确;ABD项都与之无关,排除。故选C。8.扎根兰考,为改变当地落后面貌躬尽,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是()A.雷锋B.焦裕禄C.王进喜D.邓稼先【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焦裕禄是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B正确;ACD项与兰考没有关系,排除。故选B。9.它是欧洲文明的摇篮,奥林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