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历史】2014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本文件免费下载 【共8页】

开考前秘密试卷类型:A二0一四年东营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及试卷的相应位置。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4.第Ⅱ卷必需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到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不得超出预留范围。5.切记不要直接在试卷上答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周制”是指西周实行的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世袭制2.2014年是农历马年,仰天长啸的骏马寓意美好。下面关于“马”字的几种书体,在秦朝时被确定为全国规范文字的是那一种?A.甲骨文B.大篆C.小篆D.楷书3.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指我国古代的A.指南针B.火药C.印刷术D.造纸术4.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下列各项与之无关的是A.贞观之治B.文成公主入藏C.设西域都护D.重用谏臣魏征5.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两代是可以的。”文中空缺处应是A.秦汉B.魏晋C.宋元D.明清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材料中“这场战争”指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抗日战争7.“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这里的“变革求新”是指A.禁烟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国民革命运动8.《近代实业第一人》中写道: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他”是A.林则徐B.魏源C.张謇D.严复9.五四运动时,人们走上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下列口号在游行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B.“取消二十一条”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D.“停止内战,联共抗日”10.1942年,罗斯福谈到中国抗战时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日本有多少师团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谈话表明A.中国是世界强国B.美国重视中国抗战的作用C.中国会打败日本D.美国将派兵参加中国抗战11.毛泽东生前写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甚或数件中国近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下列诗句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的是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C.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D.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12.杨凯在《中国梦的方位》中说:“洋务派、改良派、立宪派、国民党、共产党……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那么,“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的依据是A.中国共产党诞生B.中华民国建立C.国民政府成立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3.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性事件是A.一五计划任务完成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C.“大跃进”运动开始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14.标志着中国国防力量加强,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重大事件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海军装备了核潜艇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D.“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15.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和印度交往中首次提出,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是A.“求同存异”方针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合作共赢D.不结盟政策16.新华网2014年3月17日报道,习近平主席重访兰考,参观了焦裕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的小图库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