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化学试卷(教师版)一、选择题1.(2分)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中国北京举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C.烧制瓷器D.冶炼生铁【考点】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纺纱织布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烧制瓷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冶炼生铁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滴加液体第1页(共22页)C.测溶液pHD.蒸发食盐水【考点】44:加热器皿﹣酒精灯;49:液体药品的取用;4I:蒸发与蒸馏操作;4U:溶液的酸碱度测定.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2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C.涤纶和羊毛点燃时,都可闻到一股烧焦的羽毛气味D.在电解水实验中,与正极、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考点】68:氧气的化学性质;6Q: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71:电解水实验;IB: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菁优网版权所有第2页(共22页)【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B、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C、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涤纶燃烧产生碳酸气味,故选项说法错误。D、电解水时,可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生成物的颜色、状态.4.(2分)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分D.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考点】B4:原子的定义与构成;B5: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BA: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A.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B.根据分子的性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