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第1-8题均有四个选项,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1.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1970年的这一天,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太空时代,它的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439000米.将439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A.0.439×106B.4.39×106C.4.39×105D.139×103【解析】本题考察科学记数法较大数,中要求,此题中,故选C2.下列倡导节约的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解析】本题考察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故选C3.正十边形的外角和为()A.180°B.360°C.720°D.1440°【解析】多边形的外角和是一个定值360°,故选B4.在数轴上,点A,B在原点O的两侧,分别表示数a,2,将点A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若CO=BO,则a的值为()A.-3B.-2C.-1D.1【解析】本题考察数轴上的点的平移及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点A表示数为a,点B表示数为2,点C表示数为a+1,由题意可知,a<0, CO=BO,∴,解得(舍)或,Na1010||1a5,39.4Na2|1|a1a3a1故选A5.已知锐角∠AOB如图,(1)在射线OA上取一点C,以点O为圆心,OC长为半径作,交射线OB于点D,连接CD;(2)分别以点C,D为圆心,CD长为半径作弧,交于点M,N;(3)连接OM,MN.根据以上作图过程及所作图形,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COM=∠CODB.若OM=MN,则∠AOB=20°C.MN∥CDD.MN=3CD【解析】连接ON,由作图可知△COM≌△DON.A.由△COM≌△DON.,可得∠COM=∠COD,故A正确.B.若OM=MN,则△OMN为等边三角形,由全等可知∠COM=∠COD=∠DON=20°,故B正确C.由题意,OC=OD,∴∠OCD=.设OC与OD与MN分别交于R,S,易证△MOR≌△NOS,则OR=OS,∴∠ORS=,∴∠OCD=∠ORS.∴MN∥CD,故C正确.D.由题意,易证MC=CD=DN,∴MC+CD+DN=3CD.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MN<MC+CD+DN=3CD,故选D6.如果,那么代数式的值为()A.-3B.-1C.1D.3【解析】:NMDOBCPQAPQPQ2COD1802COD1801mn22221mnmnmmnm22221mnmnmmnm2∴原式=3,故选D7.用三个不等式,,中的两个不等式作为题设,余下的一个不等式作为结论组成一个命题,组成真命题的个数为()A.0B.1C.2D.3【解析】本题共有3种命题:命题①,如果,那么. ,∴, ,∴,整理得,∴该命题是真命题.命题②,如果那么. ∴ ,∴,∴.∴该命题为真命题.命题③,如果,那么.))(()()(2nmnmnmmnmnmmnm)(3))(()(3nmnmnmnmmm1nmab0ab11ab0,abbaba11ba0ba0ab0abbaab11,11,baba0ab,11ba.0,011ababbaba0ab0abbaab11,0ba3 ∴ ,∴,∴∴该命题为真命题.故,选D8.某校共有200名学生,为了解本学期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的情况,收集了他们参加公益劳动时间(单位:小时)等数据,以下是根据数据绘制的统计图表的一部分.学生类型人数时间性别男73125304女82926328学段初中25364411高中生学类别,11ba.0,011ababba0ab0abab010t≤<1020t≤<2030t≤<3040t≤<40t≥421.827.025.524.5人均参加公益劳动时间/小时高中生初中生女生男生学生类别510152025300下面有四个推断:①这200名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时间的平均数一定在24.5-25.5之间②这200名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时间的中位数在20-30之间③这200名学生中的初中生参加公益劳动时间的中位数一定在20-30之间④这200名学生中的高中生参加公益劳动时间的中位数可能在20-30之间所有合理推断的序号是()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①由条形统计图可得男生人均参加公益劳动时间为24.5h,女生为25.5h,则平均数一定在24.5~25.5之间,故①正确②由统计表类别栏计算可得,各时间段人数分别为15,60,51,62,12,则中位数在20~30之间,故②正确.③由统计表计算可得,初中学段栏0≤t<10的人数在0~15之间,当人数为0时,中位数在20~30之间;当人数为15时,中位数在20~30之间,故③正确.④由统计表计算可得,高中学段栏各时间段人数分别为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