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绝密★启用前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共7页,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认为,距今5000多年前,我国一些地区已出现较为明确的社会分工。下列考古发现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洞穴遗址中出现打制石器B.居住遗址有明显用火痕迹C.公共墓地存在多人合葬墓D.高级墓葬中出土雕花骨筒【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距今5000多年前中国。根据材料“距今5000多年前,我国一些地区已出现较为明确的社会分工”,可知,当时已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高级墓葬中出土雕花骨筒,这需要较高的制作工艺,且工序繁杂,因此需要较为明确的社会分工,D项正确;打制石器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时间不符,排除A项;用火痕迹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排除B项;公共墓地,多人合葬说明当时还没有出现阶级分化,而5000年前应该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出现阶级分化,排除C项。故选D项。2.战国时期,官员酬报大多是年俸,而地位较低的胥吏则主要由官府根据其职事功绩,按月发俸。到汉代,以往主要针对胥吏的酬报方式得到普遍推广,百官皆考核功过,按月食俸。这一变化体现汉代()A.社会矛盾得到缓和B.官僚体制逐步发展C.胥吏待遇明显改善D.政府财政收入增加【答案】B【解析】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到汉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官员酬报方式有不同,地位较低的胥吏按月发俸,而到汉代,以往主要针对胥吏的按月发俸方式得到普遍推广,百官皆考核功过按月食俸。这说明汉代在官员酬报制度上更加统一和规范,体现了官僚体制在不断发展和完善,B项正确;仅从官员酬报方式的变化不能得出社会矛盾得到缓和,排除A项;题干重点强调的是酬报方式在官员范围上的变化,而非胥吏待遇的明显改善,排除C项;官员酬报方式的变化与政府财政收入增加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3.下表为我国某时期北方部分政权主要官员的族属状况。这可用于说明()人数【族属】汉【族属】匈奴【族属】鲜卑【族属】其他【政权】前赵131114——18【政权】夏263145【政权】后燕151——9522A.各政权之间经济差距逐渐缩小B.十六国时期官员构成利于民族交融C.内迁民族高度认同中原文化D.五代十国时期的官员群体胡汉杂糅【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从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判断这是本质题。根据题目描述准确时空是:十六国时期(中国)。结合表格信息与所学知识可知,表格展示了前赵、夏和后燕三个政权主要官员的族属状况,汉族、匈奴、鲜卑等民族均有担任重要官职的情况,这种多民族共治的局面有助于促进不同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与融合,B项正确;由于材料并未提供关于各政权经济发展的具体数据或对比情况,无法直接得出A项结论,排除A项;虽然表格显示了多个民族在政府中任职的事实,但这不足以证明所有内迁民族都高度认同中原文化,因为这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支持,比如对汉化程度的具体分析等,排除C项;五代十国时期的时间范围与本题背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4.唐代中后期,统治者面临“方镇之兵盛”“强臣悍将兵布天下”的现实问题。此后,历代统治者为避免出现该问题,可能遵循的原则是()A.右武抑文,姑息藩镇B.山川形便,因俗而治C.事为之防,曲为之制D.画野分州,任土作贡【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