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2分)1“.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x”代表的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水蒸气和杂质占0.03%.由图可知,x的体积分数最大,实验X表示氮气,选项C正确。考点:考查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的应用的知识。2.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酒精挥发C.玻璃破碎D.钢铁生锈【答案】D考点: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的知识。3“”“”“”“”.生活中常接触到含氟牙膏、碘盐等物品,这里的氟、碘指的是()A.元素B.分子C.原子D.单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生活中常接触到的“高钙奶”、“加铁酱油”、“加碘盐”等食品中,“钙、铁、碘”指的就是元素,它们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不是以分子或原子的形式存在的,所以选项A正确。考点:考查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及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的知识。4.下列做法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A.植树造林B.使用一次性餐具C.垃圾分类处理D.绿色出行【答案】B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解析】试题分析:A.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利于保护环境,正确;B.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能源又会污染环境,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错误;C.垃圾分类处理既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正确;D.绿色出行能减少二氧化碳和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利于节能减排,有利于保护环境,正确。考点:考查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做法的判断的知识。5.下列生活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B.C.D.【答案】A考点:考查日用品材料种类的判断的知识。6.下列化学用语解释正确的是()A.H22﹣个氢原子B.2N2﹣个氮元素C.O1﹣个氧分子D.﹣+3价铁元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2H;错误;B.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这样的原子,故2N表示2个氮原子,错误;C.O可表示氧元素或一个氧原子,不能表示分子,错误;D.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表示:+3价铁元素,正确。考点:考查化学用语的理解和正误判断的知识。7.据报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将于2016年6月下旬在海南文昌发射,火箭采用了液氧煤油发动机等新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A.液氧是助燃剂B.煤油是燃料C.液氧是混合物D.煤油是有机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液氧具有助燃性,是助燃剂,正确;B.煤油具有可燃性,是燃料,正确;C.液氧是纯净物,错误;D.煤油属于有机物,正确。考点:考查化学与能源及物质的作用的的知识8.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这主要说明()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体积很小C.分子由原子构成D.分子间有间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与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体积很小和分子由原子构成无关,所以D正确。考点:考查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的知识。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量筒读数B.C.D.【答案】B考点: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的知识。10.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A.应燃烧的方法区分涤纶和羊毛B.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氧气和氮气C.用肥皂水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D.用氢氧化钙检验铵态氮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取样品,灼烧,用烧焦羽毛的气体产生的是羊毛,没有此气味产生的是涤纶,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正确;B.取样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