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一·修辞手法1.小学常见修辞手法有七种: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对偶。2.我们要认识这七种常见修辞手法,能在句子中辨别运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能在说话和习作中灵活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专题解说1.下列句子用了不同的修辞手法,答案正确的一项是()2.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3.按要求改写句子4.下列句中修辞手法的使用及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常考题型修辞的分类: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夸张、对偶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人生就像一本书。(明)理想是能够开花结果的种子。(暗喻)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借)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根本不同的两类事物,两者必须有相似点。比喻作用:使语言形象生动,使抽象化为具体,将无形化为有形,使深刻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明白,便于感情的表达。拟人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注意不能出现比喻词。小河欢快的唱着歌向东奔西跑。拟人作用: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加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便于感情的抒发。比和人的:喻拟区别(1)拟人是把事物当做人来写。拟人的特点是本体事物和人,二者完全融为一体,具有相融关系,“人”并不出现。当然也不可能出现比喻词“像”、“如”等。(2)而比喻是本体和喻体的相似关系,不论何种比喻,喻体必须出现。因而,拟人句不能有“人”的出现,也不能有比喻词。反过来,凡有“人”出现,有比喻词出现,拟人句就成了比喻句。夸张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作合情合理的夸大或者缩小的修辞方式。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夸张作用:烘托气氛,突出特点,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增强表达效果。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表达相关的内容,表示强调和一层层的深入。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排比作用:恰当地运用排比,可以增添语言的节奏感、旋律美,可以使句子节奏鲜明,气势磅礴,使情感的表达有痛快淋漓之感。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比肯定更强烈的情感。反问也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它只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否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表达肯定的内容,肯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表达否定的内容。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反问作用:可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的效果。设问设问是根据需要提出问题随后作答,即自问自答,也可以只问不答,引导读者深入探讨,实际上在文中已做了回答。•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的群众。设问作用:是提醒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富有变化.对偶就是用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来表达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的一种修辞方法。对偶是汉语所独有的修辞格。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对偶作用:形式上:整齐匀称,节奏明快音调上:音韵优美,音乐感强表意上:凝炼集中,高度概括抒情上:情感真挚,酣畅淋漓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例题一1、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2、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3、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4、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夸张、设问、反问、对偶下列句子用了不同的修辞手法,答案正确的一项是()1.这巴掌大的地方住不了人。2.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3.难道你没有一点同情心吗?4.娇弱的花儿在暴雨中瑟瑟发抖。A.1.比喻2.拟人、排比3.反问4.夸张B.1.夸张2.比喻、排比3.设问4.拟人C.1.夸张2.比喻、排比3.反问4.拟人D.1.比喻2.拟人、排比3.反问4.夸张❃例题二C❃例题三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是:()A、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B、南京的“金城”摩托车在广交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