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书/成/为/习/惯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课件授课人:文小语说明顺序与结构阅•读•理•解让/读/书/成/为/习/惯知识网络01Contents目录方法点拨02学以致用03课堂小结04考点:说明顺序与结构合理的说明顺序和结构能帮助读者理清文章思路,梳理文章顺序和结构就是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一、说明文的结构文章结构是作者写作时的思路体现,是文章各部分的组合方式。1.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2.并列式3.递进式二、梳理说明顺序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理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人们认识事物、事理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3.逻辑顺序1.时间顺序:年代:古今;季节:春冬;一天:早晚……以时间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或事理的说明顺序。一般有表时间的词语,多用于说明实体事物的建造过程、产品的生产过程、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等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技术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多以时间为序。2.空间顺序:近远、前后、左右、南北、低高……(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指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和内部结构比较复杂的事物,常用这种顺序。3.逻辑顺序: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由抽象到具体,由原因到结果,由个别到一般,由概括到具体,由特点到用途,由整体到局部等(常综合运用)指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介绍事物的性质、种类、原理功用和解释成因等。不管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术、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用于以逻辑顺序来说明。事物说明文一般采用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我们阅读时要把握表示时间和空间的关键词语。事理说明文一般采用逻辑顺序阐述前因后果,为此,我们须从总体上把握说明内容。有时一篇文章不仅采用一种说明顺序,还将几种方式糅合在一起,交叉使用几种说明顺序,从而达到说明透彻的效果。所以在回答时要分清主次。三、设问形式【题型1】某一文段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题型2】本文主要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来讲的?【题型3】xx段(句)和xx段(句)能否调换?【题型4】词语、段落作用。【题型1】某一文段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答题思路:1.找说明顺序的标志词;2.根据说明对象判断说明顺序;3.结合标志词和说明对象,根据文本具体分析。【题型2】本文主要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来讲的?答题格式:1.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2.使本文对……的说明更有条理性,3.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理)的顺序,便于读者理解。【题型3】xx段(句)和xx段(句)能否调换?答题格式:1.xx段(句)和xx段(句)是……顺序,2.这样说明更有条理性,3.调换后不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题型4】词语、段落作用1.开头段落作用(1)内容:概括段意;(2)结构: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或激发阅读兴趣。2.其他段落结合说明方法谈(1)通过……的说明方法;(2)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时间顺序)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方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200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