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古诗词赏析】05送别诗小升初语文阅读指导(含方法点拨+例题精析+实战演练)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但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就是最好的佳作。技巧3: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3.感情色彩: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常见题型送别诗考点阐述方法点拨技巧1:从主题入手,把握诗歌情感的本质,借助想象描述画面。技巧2:从炼字、修辞、表现手法等不同的角度赏析名句。2.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①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②,烟花三月下扬州③。孤帆远影碧空尽④,唯见长江天际流⑤。(选自《唐诗选》)【注释】①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②故人:老朋友,指诗人孟浩然。③烟花:花柳如烟的繁华春景。④碧空尽:在碧色的天空消失。⑤天际:天边。【阅读训练及答案】1.这是一首(填诗的种类),寓离情于写景之中。【答案】:(送别诗)2.解释下列词语。(1)故人:(2)下:(3)尽:(4)惟:【答案】:(1)老朋友(2)到……去(3)消失(4)只3.首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是;第二句写送别的时间和去向: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答案】:(黄鹤楼烟花三月)4.次句中妙用“烟花”一词,起什么作用?▲技巧2▲技巧3例题精析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解析】:结合诗句理解“烟花”一词在诗中的作用。【答案】:通过花柳如烟的春景描绘,透露了繁华之地扬州的时代氛围和作者的欣羡之情。5.第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意境?▲技巧1【解析】:抓住“孤舟远影,水天空阔”这些意境来写作者依依惜别之情。老友所乘的一叶扁舟越去越远,越远越模糊不清,直至影子消失在碧水蓝天相连的尽头。这时他仍伫立江岸极目遥望,只有那滚滚东流的淼淼江水而已。暗示李白空虚寂寞之感和对友人的一片深情。【答案】:孤舟远影,水天空阔,暗示李白空虚寂寞之感和对友人的一片深情。6.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技巧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解析】:结合诗歌的意境特点和时代背景等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答案】: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表达了与友人深挚的友情。7.首句开门见山地点明“黄鹤楼”有何用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只是指出送别友人的具体地点。B.既指出送别友人的地点,又以传说中的名楼来加深联想意念。C.以点写面,突出繁华的商埠风光。D.在名楼送别友人,可抬高主客的身价。【答案】:B(二)《送杜少甫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注释】①少府:官名。②之:到、往。③城阙(què)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④君: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⑤宦(huàn)游:出外做官。⑥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⑦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⑧无为:无须、不必。⑨歧(qí)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⑩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是挥泪告别。【阅读训练及答案】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技巧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