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析考情、牢基础【01六上新知衔接】知识链接一·作者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虽不如王维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故后人把孟浩然与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知识链接二·唐朝时期划分[来源:Z|xx|k.Com]唐代诗歌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阶段。【初唐(618年--712年)时期——玄武门之变以前】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盛唐(712年--762年)时期——玄武门之变以后到安史之乱以前】盛唐是诗歌最为繁荣,成就最高的时期。盛唐中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等。【中唐(762年--827年)时期——安史之乱以后到黄巢之乱以前】中唐诗人中的佼佼者有白居易、元稹和李贺等人。白居易以讽喻诗见长,他在诗歌中讽刺横征暴敛,反对黩(dú)武战争,攻击豪门权贵。【晚唐(827年--859年)时期——黄巢之乱以后】晚唐时期是诗人李商隐和杜牧活跃的时代。[来源:学科网]知识链接三·创作背景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公元730年(唐玄宗开元十八年)孟浩然离开家乡赶赴洛阳,再漫游吴越,借以排遣仕途失意的郁闷。《宿建德江》应当就是在其漫游吴越时写下的,与《问舟子》是同一时期的作品。衔接训练·宿建德江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注释】①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②移舟:划动小船。泊:停船靠岸。③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④客:指作者自己。⑤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⑥野:原野。旷:空阔远大。⑦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⑧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译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主旨】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赏析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来源:学§科§网Z§X§X§K]B.第一句点题,也为下面写景抒情作了准备;第二句中“日暮”是“客愁新”的原因。C.最后两句,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切逼真。D.此诗前两句为情借景抒情,后两句为触景生,描写了清新的秋夜,突出表现了细微的景物特点。2.这首诗是怎样抒发情感的?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02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温故知新,夯实基础】入门衔接一·考情分析小升初语文知识学习和复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从简单的拼音、汉字、标点符号到句子、句式、阅读、作文等,都是要牢牢把控的。就目前的情形来看,基础知识是重中之重,占得分值也是较多的。所以我们先夯实基础,储蓄知识,备战阅读。小升初的基础主要有字音,字形,成语,标点,病句,修辞这几个部分。入门衔接二·汉语拼音1.声母、韵母、声调一般说来,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绝大多数汉语的音节是由声母和韵母组成的。起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