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黑龙江哈尔滨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如图,小演员正在进行击鼓表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观众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发出的B.演员击鼓时,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C.观众离鼓越远,感觉声音越大D.观众听到的鼓声主要是靠大地传人耳朵的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响度。专题:应用题。分析:根据声音的产生原因、传播介质判断、音调和响度的影响因素来判断.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故A正确;B、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则响度越大,故B错误;C、距离越远,人感知的声音就越小,故C错误;D、通常人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故D错误.故选A.点评:联系生活实际掌握声现象的基础知识,是回答正确的关键.2.如图为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B.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可以减小摩擦C.运动员冲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人具有惯性D.运动员跑得越快,到达终点所用时间越长考点:惯性;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专题:应用题。分析:(1)要判断某个物体的运动情况,首先选好参照物,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有了位置的变化就说明它是运动的,反之静止.(2)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3)惯性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4)在通过的距离一定时,速度越大,所用时间越少.解答:解:A、运动员进行百米赛跑,因此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故该选项说法错误;B、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是采用了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式,从而增大了摩擦,故该选项说法错误;C、运动员冲到终点,由于惯性会继续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不能立即停下,故该选项说法正确;D、运动员通过的距离是一定的,根据t=可知,跑的越快,速度越大,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越少,故该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判断、增大摩擦的方法、惯性、运动快慢的比较等知识,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平时要多观察、多思考.3.下列现象发生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初春,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B.盛夏,湿地中水的蒸发C.金秋,夜晚草叶上形成露珠D.寒冬,树枝上形成雾凇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专题:应用题。分析: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必然要伴随着吸放热的进行;其中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解答:解:A、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是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固放热.不合题意.B、水的蒸发要带走热量,是汽化吸热;符合题意.C、草地上的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所致,是液化放热,不合题意;D、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晶所致,是凝华放热,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实际考查的是学生对日常生活有关水的三态变化现象的认识,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活学活用.4.在家庭用电中,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电水壶在工作时,金属外壳接地B.人站地上用手触摸裸露的火线C.控制电灯的开关接在零线上D.用湿布擦正在工作的灯具考点:安全用电原则。专题:应用题。分析:(1)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2)人不能站在地上直接用手接触裸露的火线.(3)控制电灯的开关应安装在火线与灯之间;(4)湿物体是导体,接触带电体容易发生触电;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解答:解:A、电水壶在工作时让金属外壳接地可以防止因水壶漏电后,导致金属外壳带电而发生触电事故,此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B、人站地上用手触摸裸露的火线,会造成触电事故,此做法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C、电灯的开关接在了零线上时,更换灯泡时易发生触电事故,此做法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D、水是电的导体,用湿抹布擦带电的用电器时,可能会因湿抹布导电而发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