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黑龙江哈尔滨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5分)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徜徉(cháng)纤维(xiān)称心(chèng)苍穹(qióng)B.斟酌(zhēn)归宿(sù)迁徙(xǐ)婆娑(suō)C.粗糙(cāo)校对(xiào)卓越(zhuó)枢纽(shū)D.虐待(nǖè)狼藉(jí)玷污(zhān)教诲(huì)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B.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构思新颖,匠心独运,值得一读。C.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台独”阴谋得逞;我们要听其言,观其行,对台湾领导人将把两岸关系引向何方拭目以待。D.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3.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初春,丁香花浓香馥郁花飞全城;深秋,浓绿的叶子也久久不肯落下;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依然挺立,抵御着北方的风寒和干旱,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丁香是哈尔滨人精神的写照,丁香是北国历史的见证。丁香,秀美的花色,繁茂的花丛,把北国冰城装点得分外妖娆。丁香是哈尔滨人的挚爱,哈尔滨是丁香永久的家园。A.“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她的芳香令人流连忘返啊!B.她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团团,一簇簇,如海如霞。C.她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D.她外表柔媚,内心婉约,虽无牡丹之富贵,亦有别样之情怀,深得哈尔滨人的喜爱。4.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B.“不对,这不是将军家里的狗……”巡警深思地说,“将军家里没有这样的狗。他家的狗,全是大猎狗。”C.人,每天除了要吃进一定量的水和盐以外,还要吃淀粉、蛋白质、脂肪。D.他们说得很快,听不清说些什么?5.下面句子朗读不恰当的一项是()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朗读第二句时,应在“涯”与“若”之间有短暂的停顿,以显示诗句的韵律美。)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朗读第一句用升调,朗读第二句用降调,从而读出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C.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句中的“默默地”要重读,以突出我对蔡老师的依恋难舍之情。)D.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写完之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朗读时用无奈、沮丧的语气,读出韩麦尔先生面对国土沦陷的残酷现实,内心极度痛苦的情感。)6.结合你的读书经历,选出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A.赵云B.关羽C.张飞D.马超7.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回答问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送别诗。诗中既着力描写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诗中画线句子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构思新颖,联想奇特,请结合诗的内容,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8.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美国莱特兄弟于1903年12月17日,驾驶动力飞机成功地遨游蓝天。人们为此举行盛大酒会,主持人要莱特兄弟发表演说,兄弟俩再三推辞,主持人执意邀请,哥哥便发表了言短意深的一句话演说:“据我所知,鸟中最会说话的是鹦鹉,而鹦鹉是永远飞不高的。”他这句话的意思是9.按课文原文填空。(1),山色有无中。(2)斯是陋室,(3),小桥流水人...